一提到“牛”,我们眼前就会出现牛儿在田里辛苦工作的景象,它真可以说是刻苦耐劳的代表。在另一方面,它也是愚笨的象征,我们不是常骂人说“大笨牛”吗?中国以农立国,牛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是不可能缺少的动物,所以有关“牛”的传说也不少,现在就挑选几则传说供大家欣赏。幸运的牛。战国时代,各国的君主唯利是图,并且互相攻伐,使人民生活过的非常痛苦。有一次,齐宣王坐在大厅上,看见有一个仆人牵着一头牛走过厅前的长廊,齐宣王就问仆人:“你要把牛牵到那里去啊?”“回禀大王,我要牵这一头祭祀的牛去宰杀,然后将它的血涂在钟上。”仆人恭敬地回答。齐宣王听了,看了看那头牛,就说:“将它放了吧!看它害怕得发抖成那个样子,我实在不忍心,就好像无辜的人要受刑似的!”“那就不要用动物的血涂在钟上了吗?”“这个礼怎么能随便废弃呢!你就捉一只羊去杀好了,将它的血涂在钟上不也是一样!”齐宣王说。孟子听说了这件事,就跑来劝谏齐宣王说:“大王,您的这种恻隐之心,就是仁术啊!只是大王您只看到牛很可怜,而没看见羊也很可怜的。您要是能把这种爱护动物的心推广到爱护人民上,那么大王就可以成为天下的君王了!”
牛郎与织女

织女居住在银河东岸,她是天帝最小的女儿,因擅长纺织而被称作“织女”。织女每日辛勤劳作,清晨编织出朝霞满天的美景,正午织出蓝天如洗的晴空,傍晚则描绘出晚霞绚烂的黄昏,夜晚又点缀星空璀璨的夜幕。尽管她工作勤奋,却常感孤独,因而郁郁寡欢。在银河西岸,有一位牧牛少年,负责照料天庭的牛群。他每日忙碌,将牛群喂养得健壮有力。天帝对他颇为欣赏。一天,天帝召见牧牛少年与织女,“织女,看你每日辛苦劳作却郁郁寡欢,如今你也到了适婚年龄,我想让你嫁给牧牛少年,你觉得如何?”织女了解牧牛少年的忠厚可靠,点头同意。天帝转头对牧牛少年说道:“织女聪明伶俐,多才多艺,我希望你能好好珍惜这段缘分。”牧牛少年见到织女后,也被她的温婉可爱所吸引,欣然应允。自此,两人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他们经常携手漫步,欣赏天地间的美好景色。织女从未有机会外出游玩,如今有了牧牛少年的陪伴,生活充满乐趣。牧牛少年也因织女的出现而倍感喜悦。然而,他们渐渐忽略了各自的责任。织女不再织布,导致天空变得单调无奇;牧牛少年疏于照管牛群,使得天庭陷入混乱。天帝愤怒地说:“你们二人太过懈怠,只顾享乐而不履行职责,从今往后,你们必须各归岗位,仅在每年七夕才能相聚一次,违者必罚!”自那以后,织女与牧牛少年只能忍受相思之苦,努力工作,期盼七夕的到来。喜鹊怜悯他们的境遇,每逢七夕便搭建鹊桥,助他们相会倾诉思念之情。
文章《属牛逆袭》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