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露 (二十四节气之一)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七个节气,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斗指戊;太阳到达黄经195°;在每年公历10月7日-9日交节。寒露,是深秋的节令,干支历戌月的起始。寒露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进入寒露,时有冷空气南下,昼夜温差较大,并且秋燥明显。
寒露以后,北方冷空气已有一定势力,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冷高压控制之下,雨季结束。从气候特点上看,寒露时节,南方秋意渐浓,气爽风凉,少雨干燥;北方的东北、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千里霜铺、万里雪飘,与南方秋色迥然不同。
二十四节气是古代农业文明的结晶,最初是根据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制定的。斗柄指向戊(西北方向)时为寒露,寒露标志着干支历酉月的结束和戌月的开始。二十四节气与十二月建是干支历的核心内容,干支历法(岁纪摄提)通过北斗七星的运行来确定月令,斗柄所指的辰位称为“斗建”(或“月建”)。如《淮南子·天文训》记载:“帝张四维,运之以斗,月徙一辰,复返其所,正月指寅,十二月指丑,一岁而匝,终而复始”。这里的“斗”指的是北斗七星的斗柄。斗柄循环旋转一周为一个周期,称为“岁”(摄提)。“十二月建”是根据“二十四节气”划分的节气月,“十二月建”的划分以节令为基础,即以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作为寅月(摄提格)、卯月(单阏)、辰月(执徐)、巳月(大荒落)、午月(敦牂)、未月(协洽)、申月(涒滩)、酉月(作噩)、戌月(阉茂)、亥月(大渊献)、子月(困敦)、丑月(赤奋若)的起点。干支历以“斗柄回寅”为“春正”(正月)。正月即建正之月,斗柄回寅为春正,春正所在的月份即正月;建正(正月)是岁纪摄提论十二月建的概念,后来也用于指代其他历法的首月。十二月建分别为: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依次类推,九月建戌,寒露是干支历戌月(九月)的起始。到了寒露时节,标志着进入季秋(秋季的最后一个月),此时天气清爽宜人。
公历 2023年10月8日 21:15 寒露
农历 癸卯(2023)年八月廿四
文章《1970年寒露是几月几号》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