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百家姓邵姓。邵姓人口分布情况一览,最初活动在河南、山东地区。邵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83位,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24%左右。邵氏名人有邵雍、邵长华、邵飘萍等。

邵姓起源之人口分布
先秦时期,邵姓活动在河南、山东地区,到了秦汉,邵姓已扩散到江苏、安徽。到两晋南北朝时邵姓已越过长江进入湖南、江西,北边到达河北。唐朝时期,中原邵姓两次南下移民福建,广东。清初邵姓进入台湾。
宋朝时期(公元960-1279年)邵姓大约22万余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29%,排在第六十八位。邵姓第一大省是江苏省,约占全国邵姓总人口的24%,占江苏总人口的1.3%。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苏、河北、浙江,这三个省的邵姓大约占邵姓总人口的52%;其次分布于湖南、广东、山西、河南、安徽,这五个省的邵姓大约又集中了35%。全国的邵姓分布形成了东南江浙、北方晋豫两块邵姓聚集区。
明朝时期(公元1368-1644年),邵姓大约29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31%,排七十三位。宋、元、明600余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邵姓人口纯增长达28%,人口净增加了6万邵姓人口增长比全国人口的增长要快。浙江为邵姓第一大省,约占邵姓人口的46%。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苏(16%),这两个省大约占邵姓总人口的62%;其次分布于安徽(6.5%)、贵州(5.1%)、江西(4.1%),这三个省的邵姓又集中了16%。宋、元、明600余年,邵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东南迁移,同时也向西南迁移。邵姓的重心在江浙地区
如今邵姓的人口约为293万,位居全国第八十三位,约占全国总人口的0.24%。自明朝以来的600多年间,邵姓人口从最初的29万增加到了现在的290多万,增长了约10倍。而在此期间,全国人口增长了13倍。邵姓人口的增长趋势,在宋朝以后的1000多年里呈现出“∧”形的变化。在全国范围内,邵姓主要集中在江苏、山东、甘肃、湖北四省,这四个省份的邵姓人口约占总邵姓人口的48%;其次是安徽、辽宁、浙江三省,它们又占了23%。其中,江苏的邵姓人口最多,占邵姓总人口的15.2%,并且占江苏省总人口的0.6%。全国形成了以鲁苏皖东部地区、东北辽宁以及西北甘肃为主的三大邵姓聚居区。在明至今的600多年间,邵姓人口迁移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时期相比发生了显著变化,出现了从东南部向中原和北方回迁的趋势。邵姓人口密度最高的区域位于华东、东北以及西北的河西走廊地区,平均每平方公里的人口达到0.35人以上,核心地区甚至超过2.1人。根据邵姓人口分布密度图显示:密度高于0.35人/平方公里的区域仅占国土总面积的29.9%,但这里集中了约227.4万邵姓人口;而低于0.35人/平方公里的区域则占国土总面积的70.1%,仅有65.6万邵姓人口。
邵姓分布很广,但不均衡。在河西走廊、江苏南部、胶东东部、辽东半岛、内蒙古东北角、黑龙江西北角地区,邵姓一般占当地人口比例在0.6%以上,其中中心地区的频率在1.2%以上,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5.6%;在苏皖浙大部、赣东北、鄂东、豫东南、鲁东南、桂南、粤西南、海南、甘肃大部、宁夏、青海东部、东北大部、内蒙古东北地区,邵姓频率在0.2%-0.6%,其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23.5%;其他地区的邵姓分布频率不足0.2%,其覆盖面积点了全国总面积的70。9%,其中分布频率在0.1以下的地区占了42%。
文章《樊姓人口》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