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二,在民间不仅是春耕节,也是龙头节,这天风俗在很多地方都是不同的。那河南二月二龙抬头的风俗有哪些?同时,这天在饮食上各地都有不一样的讲究,就像在山东要吃炒豆子,在北京要吃春饼、在温州要吃芥菜饭等等,不同的地方按照当地的习俗,需要食用的美食也各有异同。那么河南在这天要吃什么饭?
河南二月二龙抬头的风俗有哪些

河南二月二龙抬头的风俗有敲门头、焱屋根、咬蝎子肚、剃龙头、打耳洞等。
敲门头
二月二敲门头,金子银子往屋里流。在农村,人们敲着门头边念着“二月二敲门头,金子银子往屋里流。”
焱屋根
二月二焱屋根,蝎子长动(指蛇的意思)都发瘟。在农村,人们边用火灰焱墙根,边念着“二月二焱屋根,蝎子长动都发瘟。”
咬蝎子肚
蝎子肚就是农村人们过年留的大馍,把一个大馍分成和家里人口相等的份数,开始咬大馍尖,这就是咬蝎子肚。咬蝎子肚是为了把蝎子咬死,自己以后不被蝎子蛰。
剃龙头、打耳洞
“二月二龙抬头,家家男子剃龙头。”在河南地区的传统中,人们习惯在年前进行理发,到了二月初二,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正是重新整理发型的好时机。为了图个好彩头,在剃头时加入“龙”字,称为剃“龙”头,寓意吉祥如意。“二月二龙抬头,家家小孩剃毛头”,大家都期望孩子健康成长,平安幸福地长大。女孩子则选择这一天穿耳洞,传统做法是用两颗黄豆反复摩擦耳垂,直至耳垂变软、变薄,再用烧热的钢针穿过耳垂,针上系着粗棉线,待适应几天后换上定制的银耳环,据说连续佩戴三年就能永久保留耳洞。
吃什么饭
在河南,二月二龙抬头要吃凉粉。
在河南,尤其是豫东一带的一些地方,有“二月二,吃凉粉”的说法。
一般来说,红薯面粉都是在每年的十月份左右加工而成,由于经历了一个冬天,这些粉面容易保存。在以前人们缺衣少食的情况下,一般都把这些粉面放很长时间都不舍得吃。由于二月二一过,天气逐渐变热,这些红薯粉面粉继续储藏,容易变质,再加上过了二月二,虫子开始多起来,人们趁天气没有热起来,就将保存多日的粉面制作成美食来享用,其中用粉面制作的美食之一,就是凉粉。
文章《龙抬头有哪些节日风俗》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