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学易经,怎么学,这里面有个态度问题,就是不可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由于易经博大精深,所以有时候有名师指点更佳。学习易经有最简单的方法,那就是不求理解的通读百遍,读书百遍千遍,其义自现就是这个道理。
学习易经的四大原则:
1)、只读原文
2)、不求理解
3)、正音识字入门
4)、读到喜欢为目标

学易经需要诚!至诚如神,中庸云:“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 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 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 故至诚无息”,所以学习易经的第二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俺们要以最至诚而谦卑的心态,最赤诚的心来学习,要用一颗感恩的心来学习,要尊师重道。我们还要把《孝经》、《道德经》、《大学》、《中庸》、《金刚经》、《黄帝内经》、《诗经》、《论语》等经典全部通读100遍,达到系统读经,知类通达,融会贯通的状态,以经解经,用易经的思维去理解其他的经典才不至于偏颇。
先学习易传,后学习易经:
易经的是怎么来的,是如何演变成每一个卦的?要了解这一些,需要先读<周易>后面的孔子写的十篇文章,里面有详细的交代:系辞传,杂卦传,说卦传,抟传等共十篇文章,这是学习易经的大门.因为孔子与<周易>的成书年代很近,所以对<周易>的经文部分的解释会更加深入,更符合本来的面目.当每一个人认真读了孔子的易的传记部分,回头再读易的经文学部分,就会比较清楚,每个卦的由来,还有含义,及卦的意义与应用.
先研习易理,后探究象数:
易经研究在中国目前分为两大流派:一派以高校学者为主,专注于探讨易经哲理及其与现代生活和社会的关系;另一派则由民间易经师主导,他们着重研究易经的象数部分,强调天时、地利、山水等外部因素对个人的影响,并探讨如何在现实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时空节点。简称为易理派与象数派。这两派互相批评,认为对方的研究内容毫无价值,而自己的才是珍宝。对此,我认同南怀瑾大师的观点,即学习易经时,易理的学习是基础,要想精通易经,必须深入研究象数的内容。因此,在学习《周易》的同时,建议大家阅读南怀瑾大师的《易经别说》,其中包含了许多关于易经的深刻见解。不过,掌握象数知识后,不应将其用于看风水、看相、算命等活动,而是为了更全面、更深层次地理解易经。我认为学习时必须掌握象数的推演和预测技巧,而在教导他人时,则应以易理为核心,让更多人关注易经对现代社会和生活的积极意义。绝对不能让每个人都沉迷于算命算卦之中,这违背了社会进步的原则。
我想学易经要先学习核心,后博览群书
学习易经先学习易理的核心部分,再学习易经的象数的核心部分,而不是漫无边际的乱学,乱看书.下面我简单说一说学习易理与象数的次序:易理:曾仕强的易经解说,傅佩荣的易经解说,刘君祖的易经解说,老子的道德经,杨庆中的易传解说,张家麟的易经与管理,张其成的周易管理,桂海杰的易经与管理,南怀瑾的易经别说。
文章《自学玄学有危险吗》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