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起名/正文

宜宾的面

分类:起名作者:光年末路尽头花2025-04-29674

      都说“取名字是个技术活”,对于一家小店而言,如何取店名,也能看出商家的某些态度。宜宾的临街商铺众多,有的小店名字别出心裁,有的简单直接,有些甚至像是孪生兄弟。面馆叫做“一面之缘”、“面面俱到”,串串店叫“怪难吃”,卖包的小店叫做“烧包小铺”,书店的名字叫“金钥匙”……走在宜宾街头,各式店招入眼。      分析这些小店的名字,或为奇妙的词语组合,或有多重含义,或直接用反语,十分惹眼。按照地理位置不同,这些小店的取名风格也有差异:学校附近的小店名字大多中规中矩或“小清新”,如XX的奶茶铺子、XX文具;位于城区主干道的店铺,除去连锁店统一命名,剩下的大多取名相对“霸气”,如梁山好汉。除此之外,也有商家将小店的功能、特色摆在店招上,比如有关婚庆的小店取名为“喜糖铺子”、“百合婚庆”,饮食店取名为“麻辣轩”等,让市民一眼看到重点。       “有的小店名字十分抢眼,乍一看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但是回过神后,又会为商家的巧思暗暗叫好。我看到这样的店名,有时也会忍不住进店去瞧瞧。”市民陈燕说。

宜宾街头店名面面观
      “我们在给品牌取名的时候,首要考虑的是吸引消费者的目光,因此花费了不少时间进行讨论。”一位箱包店老板陈女士说道。相比之下,部分商家在取名时绞尽脑汁,而有些商家则采取了更为简洁的方式——直接将自己的名字融入店名之中。比如市民代强经营的烟店,就直接采用了自己的名字作为招牌;市民谢女士的花店,则因她在家中排行第五,在店名中添加了“谢五姐”三字。此外,本地的餐饮店铺大多倾向于使用自家字号作为店名,例如XX烧烤、XX面馆、XX刀削面等。

商家为何选择“自报家门”的方式呢?“把我的名字印在招牌上,是为了方便老顾客能够轻松找到我的店铺。”代强解释道。他提到,由于之前店铺搬迁至市区,为了让熟悉的老顾客能找到新地址,才决定把自己的名字融入店名。谢女士也表示,这样做主要是为了便于与其他店铺区分开来。“我们这种规模的小店,吸引顾客的关键还是商品的质量,店名只是一个辅助因素。”她补充道。

不过,若附近商铺的名称过于相似,也会让商家感到困扰。位于城区的打金街一直被认为是宜宾的花卉交易中心,但走进这条街后却发现,虽然没有出现重复的花店名,但许多店铺的后缀却大同小异,比如“花卉”、“花店”、“鲜花批发”之类的。以几家相邻的花店为例,它们的店名后缀基本都是这些词。

“有一次我去买花,看到两家距离很近的花店,一家叫昆明XX花店,另一家则是XXX昆明鲜花批发。我当时就怀疑这两家是不是有合作关系?”市民王丽回忆说。不过,其中一位店主告诉她,这两家并没有任何联系,只是名字看起来比较相似罢了。

对于部分店主来说,“撞名”现象确实令人烦恼。“这个店名其实是前一位店主留下的,要是让我重新设计的话,肯定不会选择这样。但是这个牌子用了这么多年,贸然改动反而不太好。”一位经营苗圃的店主坦言。

文章《宜宾的面》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本文地址:http://www.saybook.cn/n/11394308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