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朋友一提到周易就感觉混沌一片,认为非常复杂。其实,周易的结构体系一点也不复杂。下面,老齐给大家介绍一下周易结构体系。 我们现在所说的周易,其实就是《易经》,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经》,一部分是《传》。这两部分和在一起统称为《易经》。
一、《易经》,指六十四卦经文部分,包括卦画,64卦卦辞,386爻爻辞。
二、《易传》《易传》是一部解释《易经》最原始的文章,是从哲学角度解读《周易》的开山之作。其学说本于孔子,具体成于孔子后学之手。

《易传》共7种10篇,它们是《彖传》上下篇、《象传》上下篇、《文言传》、《系辞传》上下篇,《说卦传》、《序卦传》和《杂卦传》,十篇统称“十翼”。下面详细介绍一下。
1、系辞:系辞,一般上是指《易传·系辞》或《周易·系辞》。亦称《系辞传》,分为上、下两部分。《系辞》是《十翼》中的两篇。《易传》思想的主要代表作。
2、彖传:《彖传》是《易传》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用于解析六十四卦中的卦辞。它分为《上彖》和《下彖》两个部分,主要内容是对六十四卦卦名及其卦辞含义进行论述。原本独立成篇,排在经典文本之后,现今广泛使用的注疏版本则将其分别置于六十四卦之中。凡是卦辞内的“《彖》曰”,指的就是这部分内容。《彖传》主要是阐述各个卦象的名称和卦辞,通过观察六个爻的整体形态来揭示该卦的意义。《彖传》附属于六十四卦之下,每卦均有。
3、象传:《象传》分《大象传》、《小象传》。
《大象传》解释卦辞,主要从卦象来阐释社会伦理道德意义。《小象传》解释爻辞,说明爻象或爻辞的意义。
《彖传》和《象传》二者的共同点是:通过阐释卦象、爻象所蕴涵的道理,告知人们如何正确决定自己的行动。
解释64卦卦名卦义的有64条称为"大象";解释386爻爻辞的有386条称为"小象"(64卦,每卦6爻辞共384爻爻辞,此外再加是用九、用六二爻,共386爻爻辞。)
解释卦名﹑卦义的都以卦象为根据,解释爻辞的也多以爻象(包括爻位)为根据因此题其篇曰"象"。也称象辞。
4、文言传:《文言传》是专门解说乾坤二卦的文字。乾坤二卦在易经六十四卦当中具有特殊地位,是理解《易经》的关键。其中,解释乾卦的称《乾文言》,解释坤卦的称《坤文言》。
5、说卦传:是记述解说乾、坤、艮、兑、坎、离、震、巽八经卦所象征的各事物,以及阐述六十四卦卦序排列原理和各卦的属性意义,以辅助占断吉凶的,故名“说卦”。
6、序卦传:是对《周易》六十四卦的推衍关系的总括。它依据卦名的含义,把《周易》六十四卦看作是一个或相因、或相反的因果联系序列而加以诠释。
7、杂卦传:亦称《杂卦》,《十翼》之一,说明各卦之间的错综关系,以相反相成观点把六十四卦分为三十二对,两两一组,一正一反,用一两个字解释其卦义和相互关系,与《序卦传》互相补充印证,一般认为与《序卦》相同,都是晚出作品,可能出于汉人之手。
好了,
文章《周易爻辞的诗体结构》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