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算命/正文

立冬的来历故事简短

分类:算命作者:安忆雅2025-04-28794

  秋天的脚步渐近,冬天还会远吗?下个月便是十一月,立冬即将到来。作为一位传统中国人,你是否了解立冬的起源及其习俗?这些知识或许只有长辈们较为熟悉。下面,让我们通过本期八字入门栏目深入了解一番。

立冬由来
春秋时代,古人使用土圭(立竿测影)测定日影长度。当影子达到最长、太阳到达最南端那一天,被定义为冬至。
我国古代将立冬分为三候:“初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此时,水已结冰;土地开始冻结;三候“雉入大水为蜃”中的雉指的是大型鸟类,如野鸡,蜃则是指大蛤蜊,立冬之后,这类大型鸟类变得稀少,而沿海地区却能看到外形和颜色类似野鸡的大蛤蜊。因此古人认为,雉在立冬后变成了大蛤蜊。
对于“立冬”的理解,我们不能仅限于冬季开始的概念。追溯根源,“立”的含义古今一致,意为建立、开始。但“冬”字则更为复杂,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冬”的解释是:“冬,终也,万物收藏也”,即秋季收获的庄稼已全部入库,动物也已进入冬眠状态。综合而言,立冬不仅标志着冬季的开端,也意味着万物收藏、抵御寒冷。

立冬习俗
一、吃饺子
立冬时节蕴含着秋收冬藏的意义,过去农耕社会中,辛勤劳作了一年的百姓会在这一天稍作休憩,同时犒赏家人一年的努力。民间流传一句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形象地道出了这一习俗的本质。在我国南方地区,立冬时人们喜欢吃鸡肉、鸭肉、鱼肉等美食;在台湾,立冬当天,街头的“羊肉炉”、“姜母鸭”等冬令补品店生意兴隆,许多家庭还会炖煮麻油鸡、四物鸡等菜肴来增强体质。而在北方,尤其是北京、天津一带,人们更喜欢在立冬这天吃饺子。为何立冬吃饺子?因为饺子源自“交子之时”的说法。大年三十是旧岁与新年的交接点,而立冬则是秋冬交替的时间节点,因此“交”子之时的饺子必不可少。如今,这一传统习俗逐渐复苏,立冬之日,各类饺子销量激增。
二、贺冬又称“拜冬”

这一习俗在汉代就已经存在。东汉崔寔在《四民月令》中记载:“冬至之日进酒肴,贺谒君师耆老,一如正日。”到了宋代,每逢立冬,人们都会换上新衣,互相拜访祝贺,如同过节一般。清代,“至日为冬至朝,士大夫家拜贺尊长,又交相出谒。细民男女,亦必更鲜衣以相揖,谓之‘拜冬’。”(见顾禄《清嘉录》卷十一)。民国以后,贺冬的传统虽有所简化,但某些活动逐渐固定化、仪式化,更具普及性。例如,冬学开办、拜师仪式等,多在冬季举行。
三、冬泳
庆祝立冬的方式也在不断创新。在哈尔滨,立冬之日,黑龙江省冬泳协会的健儿们横渡松花江,以此方式迎接冬天的到来。
冬泳是一项集冷水浴、空气浴与日光浴于一体的“三浴”,深受冬泳爱好者的喜爱。“三浴”对人体健康的益处已被广泛认可,尤其在当今“文明病”频发的情况下,江河湖海中的矿物质与微量元素、空气中的负氧离子、日光浴中的紫外线对健身、供氧、预防骨质疏松等均有显著效果,其耐寒程度也比其他冬季陆上运动更为强烈。

立冬的来历和风俗详细讲解

文章《立冬的来历故事简短》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本文地址:http://www.saybook.cn/n/11848191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