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貔貅虽有招财效果,但也存在禁忌,不是随意摆放就能带来好运。那么,我们一起来探讨望天吼和貔貅的区别吧?生活中遇到困境时,佩戴吉祥物有助于改善运势。中国有哪些常见的风水吉祥物呢?一起来了解一下。
望天吼和貔貅有何不同?
不同之处望天吼和貔貅并非同一事物。
犼,又称望天吼或朝天吼,据传是龙王之子,有守望的习惯。华表顶部的蹬龙(即朝天吼)对天嘶吼,被视为传达天意与民意。另有文献记载,观音菩萨的坐骑便是“朝天吼”。
貔貅读作píxiū,传说是一种凶猛的瑞兽,雄性称“貔”,雌性称“貅”。但流传至今已不分雌雄。貔貅以财为食,能吸纳四方财富。
在中国传统习俗中,貔貅有驱邪镇宅的作用,与龙狮类似,能去除邪气,带来欢乐与好运。
两者在风水寓意上有所差异。
望天吼的风水功能在于保护主人免受妖邪侵害,驱散煞气,震慑邪恶,积累财富,守护家园,是人们心目中的重要图腾。正因为如此,望天吼得以矗立于天安门华表之上,与天地神灵共享人们的敬仰。
貔貅,位列古代五大瑞兽之一,被称为招财神兽。在风水学中,一是镇宅辟邪,提升运气,驱散邪气,二是促进财运,不仅助力偏财,还能辅助正财,因此经商人士常将其置于家中或公司。
什么是望天吼?
望天吼,原名犼,又名朝天吼,据传是龙王之子,有守望的习惯。华表顶部的蹬龙(即朝天吼)对天咆哮,被视为传递天意与民意。在古代中国民间,望天吼常作为镇墓兽使用,皇室贵族的墓中常见其形象用于镇墓、辟邪。在百姓眼中,望天吼象征吉祥、威严与力量。望天吼是一种龙的形象,其声音震耳欲聋。在古代中国民间,望天吼通常作为镇墓兽出现,皇室贵族的墓中常有其造型以镇墓、辟邪。望天吼在百姓心中,象征着吉祥、威严、雄壮与不可侵犯的力量。天安门城楼前的华表顶端蹲坐着的神兽正是“望天吼”。城楼内侧的石犼面向北方,正对紫禁城,称为“望君出”,外侧的石犼面向南方,称为“望君归”,被百姓视为传达天意与民意的象征。
望天吼的外形有些像麒麟或貔貅。
文章《望天吼和貔貅一起摆放》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