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非常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也是一个很有特色的节日,这个节日的历史在我们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已经存在了好几千年的时间,一般说的都是新的开启的第一天,在春节来临的前后很多的地方都有会有当地独具特色的习俗。
关于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买年货
中国的年俗文化源远流长,全国各地衍生出纷繁多样的过年习俗,南北迥异,各成一派。但是,备年货送年礼却是几乎全国上下的”过年必备”。中国的家庭过年前要购买大量的“年货”,春联,福字,新衣服,过年期间的食品(过年市场多不开门)。办年货是中国人过春节的一项重要活动。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炮仗”一说。即在新年到来的第一天,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 “鞭炮" 。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

换桃符
据传,在东海的度朔山上生长着一棵巨大的桃树,其主干长达三千里,树枝向东北方向的鬼门延伸。鬼门下的山洞里栖息着许多鬼怪,它们每日从此门出入。在这棵桃树下,有两位神将守护:神荼与郁垒。一旦发现作恶的鬼怪,他们便用芒苇编制的网将其捕获,并投喂给一只老虎。周朝时期,每逢节日,百姓们会在两块长约六寸、宽约三寸的桃木板上绘制两位神将的画像或书写他们的名字,然后悬挂在大门或卧室门旁,以此达到驱邪避凶、祈求平安的目的,这便是桃符的由来。此外,古人还在第二道门上绘上食鬼的猛虎图案,并配上一条芒苇绳,同样用于镇邪驱鬼、祈福纳祥,现代意义上的门神正是由桃符演变而来。
文章《简单介绍春节风俗》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