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一家出版社的选题讨论中,出现了这样一种有趣的现象:编辑们列出他们认为最重要的一个选题分别为:编辑A正在参加成人教育以攻读第二学位,他选的是《怎样写毕业论文》;编辑B的女儿正在上幼儿园,她的选题是“学龄前儿童教育丛书”;编辑C是围棋迷,他的选题是《聂卫平棋路分析》。
(二)宋代著名学者苏东坡和佛印和尚是好朋友,一天,苏东坡去拜访佛印,与佛印相对而坐,苏东坡对佛印开玩笑说:“我看见你是一堆狗屎。”而佛印则微笑着说:“我看你是一尊金佛。”苏东坡觉得自己占了便宜,很是得意。回家以后,苏东坡得意的向妹妹提起这件事,苏小妹说:“哥哥你错了。佛家说'佛心自现',你看别人是什么,就表示你看自己是什么。”

(三)《庄子》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尧到华山视察,华封人祝他”长寿、富贵、多男子“,尧都辞谢了;华封人说:”寿、福、多男子,人之所欲也;汝独能不欲,何邪?“尧说:多男子则多惧,富则多事,寿则多辱。是三者,非所以美德也,故辞。”人的心理特征各不相同,即使是“福、寿”等基本的目标,也不能随意“投射”给任何人。
(四)在日本,洋娃娃往往象征着小女孩对未来自我形象的美好憧憬。芭比娃娃刚进入日本市场时,因其过于丰满的胸部、过长的双腿以及不符合日本审美标准的蓝眼睛而遭到青少年群体冷遇。经过改良,包括缩小胸部尺寸、缩短腿部长度并更换为棕色眼睛后,芭比娃娃在两年间实现了近200万件的销量突破。最初失利的原因在于企业错误地认为日本市场与美国市场存在高度一致性,未能意识到不同地区消费者需求的差异,这正是投射效应造成的典型后果。
文章《心理学中的投射》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