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文化经过漫长的发展到了周文王这里将它改进成后天八卦,并且据此创造了《易经》这部神奇的著作,后人也叫它为《周易》。具体的内容也不多,就是64卦,384爻,每卦配卦辞,每爻配有相应的爻辞,一共只有五千来字。
卦的结构
这六十四卦的每一卦都是由上下卦组成,每个上下卦都取自八卦中的符号和字名。例如第一卦 乾卦 乾上☰ 乾下☰ ,上下组合在一起就是乾卦,因此它的每一卦都有6个爻,阴爻用数字六表示,阳爻用数字九来表示。它的顺序是从下向上排序的,依次是初九爻、九一爻、九二爻、九三爻、九四爻、九五爻、上九爻。
为何阳爻用九表示,阴爻用六表示?
易学本身就包括理、象、数三大块,你看伏羲的先天八卦取自自然运行之法理,取象自然,每一个象都对应一个数,从一到八,九是中宫,后天八卦五是中宫,八个卦对应的一到九。八卦是道的简易模型,这九个数对其有着重要的意义,古人是很崇尚从一到九这九个数的,就好像是对宇宙万象中提炼出来的几个精华,是万物都具有的属性。而且你看《河图》《洛书》那些象都是由不同数量的黑白点组成,所以数的应用在易学中是极其重要的。
奇数为阳,偶数为阴,在一到九这几位数中最大的阳数是九,即阳极、纯阳,所以用九来代表阳爻。阴数中最大是八,为什么就不用八了呢,这是因为偶数取中,最大的不是最阴的,最中间才是最阴的,所以用数字六代表阴爻。
一个卦的顺序是要从下往上画的,例如乾卦六个横,就要先从最下面的那个开始画,最下面也就是初九,最开始的。就像一个事物的六个阶段,越往上就是越往后来的发展,就像盖房子,先从下面的地基打起直到顶层完结。虽然是符号但是却是按着客规的事物发展的规律进行的。
那么中间的九二到九五爻到是很好理解了,第一爻和第六爻怎么就叫初九和上九了呢?这里的初代表着事物开始的第一阶段,初始。初始前事物阴阳未分,一旦事物形成了,那么第一时间阴阳便确定了,所以第一爻用初而不用九是很有逻辑性的,上九也是如此理解,第六爻,事物发展的终极阶段,高级阶段,卦中最上面的,再往后就没有了完结了,所以用上字,如果用九六来称呼的话,体面不出来终极的意味,更看不出爻位的个性来。从这一“初”和一“上”的爻位称呼上,就可以看出发明者的用心精微之致。
卦辞和爻辞
就是64卦中每个卦象所代表的含义,是吉是凶,是利于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或者怎样做事等等。爻辞是每个卦中六个爻位所对应的含义。就象一篇文章,卦辞好比是它的中心思想,爻辞就是其中的段落大意,是总体和细节的关系。在预测时首先得到的是某个卦,然后会精确的定位到这个卦的某个爻位上,那么那个爻位的爻辞就代表着当前阶段下事物所处的形势了。
《象传》和《彖传》
看过《易经》的朋友也许还会注意到“象曰”、“彖曰”的标注,这是《象传》和《彖传》的内容,据传是孔子及其弟子对《易经》的研究心得,是《易经》应用于人事方面的经典注解,包括《系辞》、《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在内的十篇文章,被称为《易经》的十翼,犹如给《易经》装上了十双强劲的翅膀,使其广泛传播并流传千古。纯粹的《易经》仅包含64卦和384爻。《象传》和《彖传》是后来加入的版本更新内容,作者身份不明,鉴于孔子对《易经》的研究颇多且有此说法,我们可以暂且认为是他所作。《象传》简要描述了卦象在现实中的表现以及儒家君子应具备的品德修养,《彖传》则阐述了卦的构成原理。忘了提醒,“彖”这个字的发音是“tuan”四声。
关于《易经》这六十四卦的内容就不作详细介绍了,有兴趣的话一定要弄本入门的书先把基础打好,或者用“易数双色球”这个APP也很不错,64卦随意翻看,轻松快速无广告,还可以预测双色球号码,挑战你的易术能力,预测对了还能给你带来点小惊喜:D,正象孔子所说的“玩索而有得”一样,边玩边学这样才能学得进去,予学于玩之中水到渠成,毫无算人事的那种怜悯、内疚、压力、负罪的感觉,既轻松又快乐。不然干背这384爻是相当枯燥乏味的。可别小看这五千字哟,这里面可是涵盖着世间的所有道理以及无穷的智慧呢,咱们来日方长好事多磨。

文章《六十四卦演变过程》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