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配对/正文

首因效应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分类:配对作者:操性2025-04-28839

首因效应说的是人们根据首次获得的客观认知在脑中留下的第一印象,这种认知甚至会左右对后来获得的新认知的解释。作为管理者,不能单凭第一印象或者别人的看法,来判断一个员工是好还是坏,必须要学会自己观察。


首因效应是指人们首次与某物或某人接触时,通过“第一印象”而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所产生的影响作用。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做过实验:为两位刚毕业的大学生准备了30道题,并且让他俩都做对30道题中的一半,但是让甲能回答正确的题目尽量安排在前15道题,而让乙能回答正确的题目尽量安排在后15道题,然后让决策者对两个大学生进行评价,认为谁更聪明。实验结果发现,决策者认为甲更聪明。这就是心理学讲的首因效应,又称为首次效应、优先效应、第一印象效应。


首因效应在企业管理中随处可见,“新官上任三把火”、“先发制人”、“恶人先告状”等,都是员工想利用首因效应让自己在职场工作中占得先机的表现。因此,在管理学中首因效应会产生负面作用,常让管理者对自己不了解的员工的评价有失公允。管理者在管理企业时要尽量避免该效应的负面作用。例如在选拔人才时,不要凭第一印象来判断他能力如何,而应该既观察他的言行,又考察他的业绩,最后再进行综合评价。管理者要细致观察员工的言行,全面剖析其内心世界,这样才能为企业选拔好的人才。


首因效应的例子


一家公司发布了一个消息,让大多数员工都很兴奋,原来新调来一名主管,据说能力很强,特地被派来整顿业务。可是,新主管来了许多天,却毫无作为,每天早上来到公司就钻进他的办公室,半天也不出来。那些因为新主管的到来而紧张的“坏分子”,现在反而更加猖狂了,一致认为他根本不像人们说的那么有能力,无非就是个老好人,比以前的主管更容易唬。

首因效应的内涵及启示



四个月之后,新主管开始发威,公司里的“坏分子”一律被开除,而那些有能力的人则得到提升。这个举动非常迅速,判断也十分准确,与四个月前表现老实的他,简直判若两人。直到年终聚餐,新主管在酒后致辞时才吐露出原因:“相信大家对我刚上任时的表现和后来的举措,感到十分不解。现在各位听我说个故事,就都明白了。”


  我的一位朋友买了一套带院子的房子,刚搬进去时发现院子里杂乱不堪,于是决定彻底清理,将杂草和树木全部拔除,换种自己新购置的花卉。有一天,原房主来访,看到满院鲜花后惊讶地问:“我原本种在这里的那株名贵牡丹去哪了?”这时朋友才意识到,他竟错把牡丹当成了杂草拔掉了。后来,他又购买了一处新房,院子更加杂乱。这一次,他选择暂时不动手。果然,冬天里看似杂草的植物到了春天开出了美丽的花朵;春天被误认为杂草的植物到了夏天则变成了繁茂的绿植;看似毫无生机的小树在秋天长出了火红的叶子。直到深秋,他才准确分辨出哪些是杂草,哪些是花卉,随后才动手清除杂草,保留了珍贵的花木。


说到这儿,主管高举酒杯:“让我敬在座的各位!如果企业是花园,那么你们就是之中的奇花异草,不可能一下子就开花结果,要想分辨清楚,只有通过长期观察才能认出来啊!”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一个员工是否有能力,不能仅凭管理者一时的观察或只看其表面现象。要真正了解一位员工,需要长期细致的观察。只有通过细致、彻底的观察,才能正确评估出员工的能力,给他安排合适的工作。



文章《首因效应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本文地址:http://www.saybook.cn/n/12962260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