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相术/正文

推背图解析:推背图近现代详解

分类:相术作者:俄只想单纯2025-04-29534

  相传《推背图》是唐朝李淳风所创,号称中华预言第一奇书,那么现代是如何来理解推背图的呢?本期推背图就带你一起去探究一下推背图近现代详解,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是怎样的吧。

  一、推背图的版本粗考
  目前流传的版本有6种,香港王亭之先生比较过的《推背图》:一、彩绘明抄本,台湾中央研究院藏;二、明钞本(无图),台湾中央图书馆藏;三、明钞本。芝加哥大学藏;四、清初潘氏八喜楼钞本,台湾中央图书棺藏;五、清末石印本。芝加哥大学藏;六、金批本(据称八国联军之乱时,由清宫流出)。

  金批本是民国四年(1916年)才公开出版的,传说中的流转线路图是:明末清初金圣叹批注--乾隆年间收入皇宫--英法联军入侵北京,流出皇宫辗转欧洲--爱国华侨识宝回购--回国。这个版本是现在最流行的。至于潘氏八喜楼钞本,虽然出现时间不是最早,但是流传有序,所以被认为最可靠。其实,出现过的推背图版本还不止这些,推背图从五代开始名扬天下,每到朝代末期,社会动荡,就会出现各式各样的推背图。这些版本各不相同,有些还差异巨大,让我们现代人看的眼花缭乱。

  因为宋人记载就认为此书不是唐书依据不足。潘氏八喜楼钞本有个序言,是袁天罡和李淳风为此书给唐太宗的上表,此书实际上是唐太宗下令二人推断未来写就的。这样的预言书,历来都是统治者的最高机密。因为我们所有的皇帝都宣称是天授皇权,每个朝代的法统都来自于天命。袁李二人是当时公认的术数大师,也就是可以推算天命的人,他们所写的千年预言书,里面出现了多个朝代的更迭,这样的书流传开可是会动摇国本的。


  所以,书成后献给唐太宗就一定是秘不示人。另外有个问题,就是有唐一代不见此书的踪迹,哪代皇帝都没提过这书,这如何解释?我有个大胆的推断。唐太宗此人胸襟宽阔,所以才会有推背图出现,他也是书法大家,文化素质很高,他临终时要求陪葬了一大批心爱之物,主要是书籍和书帖,最有名的是兰亭序。史书未记载陪葬了何书,但记载了兰亭序,这是中国书法的巅峰,王羲之所书。我推测,推背图此书就是陪葬物,后世的唐人应无人见过。

  唐末先是军阀温滔后是黄巢起义大军盗掘了唐太宗陵墓,发现里面各书保存完好,墨迹如新,兰亭序就落在了不知谁手上,从此以后就消失无踪了。顺便说说,黄巢起义军虽说是农民起义军,黄巢本人可是地道文人,他写的那首菊花诗老实说相当有水平,他可是识货的。

  所以,推背图就出土了。当时已是大唐末日,谁都知道大唐快完蛋了,那么谁能上位呢?最方便快捷的,当然是看看天命,但是这书充斥着字谜、画谜,不容易解读,于是这书一定在军内广泛流传,供大家研读。各路军阀很迅速的垮台,五代十国开始,这是动荡的年代,中华大地上出现多个国家,每个皇帝也都当不长久,全天下的人都想知道未来到底如何,于是这书迅速在民间传开,宋初时就到了宋人所说家家户户都有的程度。

  此外,这本书流传得如此广泛,五代时期距离唐代并不遥远,当时的人难道会不知道作者及其背景?前面提到,这本书的序言是袁、李的上表,假托作者不仅需要伪造一份上表,还需要让这份上表看起来真实可信,欺骗五代时期的千家万户,其中不乏许多文人,这种可能性不大。这与《黄帝内经》这类书籍不同,《黄帝内经》成书时距离黄帝至少已有1000年,实际上当时的人大多知道这本书是假托作者所著。当然,有人可能会说这只是我的推测,但认为这本书是五代时期作品的观点也是一种推测,没有实物证据支持。既然都是推测,自然应选择最合理的那个。

  虽然经常有人说历史找不到真相,我认为这是虚无主义的说法。也许10年后我们不知道真相,50年后还是不知道,但是100年、1000年后呢?尽管许多皇帝为了名声篡改史书,大肆掩盖,但是今天的我们,比前人知道的真相还是要多得多的。例如尚书,这个千古第一伪书,今天的我们就比明代学者了解的多。不仅因为清代学者的考据让我们更清楚了真相,各项考古发现也极大地帮助了我们。


文章《推背图解析:推背图近现代详解》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本文地址:http://www.saybook.cn/n/12982408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