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照中国的五行理论,一年分为金木水火土五大元素,每年各有不同属性。五行中的“金”每隔60年轮回一次,因此,结合十二生肖中的“猪”,形成了所谓的“金猪年”。
如果还不明白,可以参考下面的列表:
天干、地支与五行对照表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 │ │ │ │ │ │ │ │ │
阳 阴 阳 阴 阳 阴 阳 阴 阳 阴
木 木 火 火 土 土 金 金 水 水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鼠 牛 虎 兔 龙 蛇 马 羊 猴 鸡 狗 猪
│ │ │ │ │ │ │ │ │ │ │ │
阳 阴 阳 阴 阳 阴 阳 阴 阳 阴 阳 阴
水 土 木 木 土 火 火 土 金 金 土 水
比如2007年就是转运年。
大家常说:
2007年是60年一遇的金猪年,所以是非常吉利的一年!其实仔细想想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道理。每年的年份都不相同,为什么单单金猪年就被认为特别呢?这不过是种迷信的说法罢了。
不过有些人很在意,尤其是年轻妈妈们,都想在这一年里生个金猪宝宝。因此有人预测说,今年将出现近二十年来最大的结婚潮。2007年将迎来生育高峰。
2007:丁亥火猪年的来源
最近,许多人传言2007年是60年一遇的金猪年,这一年出生的宝宝是金猪宝宝,运势好,有福气,所以不少准父母都想把孩子的出生时间定在2007年。
这种说法到底有多可靠呢?如果按照一般的理解,2007年应该是火猪年,因为2007年是丁亥年,“丁”五行属“火”,加上生肖为猪,所以被称为金猪年的2007年实际上是火猪年,因此有人对金猪年的说法提出质疑。
事实上,金猪年的产生是中国祈福文化和历史发展的结果。熟悉中国文化的人会发现,祈福文化遍布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当我们走进一座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时,你会发现,每一步你所踏过的、触碰的以及看到的一切几乎都隐含着各种各样的祝福寓意。
时至今日,我们依然能在农村的年画中看到代表福、禄、寿、喜、财的各种蝙蝠、梅花鹿、南极仙翁等祈福形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国人性格含蓄,在表达祝福时,常通过谐音等方式用隐喻的方式传达人们的美好愿望。这也是为什么人们用蝙蝠代福,用鹿代禄等一系列祈福文化现象产生的原因。理解了中国祈福文化的特点后,我们就不会简单地将金猪年的来历拆解为“金”和“猪”并按五行学说生搬硬套了。
2007:丁亥金猪年的由来
丁在五行中属火,为什么2007年被传为金猪年呢?这与唐朝贞观之治密切相关。
公元627年为贞观元年,在此之前,丁亥年一直被称为火猪年,而60年一轮回的丁亥火猪年每年都伴随着重要的事件发生,如公元前94年汉昭帝刘弗陵的诞生;公元147年东汉桓帝登基;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出隆中;公元567年光大元年,陈伯宗登基。那么,丁亥火猪年又是何时被改为丁亥金猪年的呢?
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为了整顿混乱的币制,废除了隋朝的钱币,参照西汉五铢的标准进行了货币改革,将“铢”改为“宝”,唐代开元通宝的铸造与流通,使定都长安的唐朝进入了长期稳定繁荣的盛唐时期。因“铢”而显现的贞观盛世,因其财富丰盈被誉为“金铢年”。贞观之治恰逢丁亥猪年,“金铢年”便在民间流传并被视为金猪年,从此,注定有祥瑞之事发生的丁亥火猪年被改称为丁亥金猪年。
2007:盛世长安的金猪年!
根据中国传统五行学说,古人将历史发展按60年一甲子循环排列,认为每60年一个轮回中,事物发展如同草木随四季更替一样经历生长、繁茂与衰败的过程。其中的丁亥年是衰转盛的关键转折点,标志着从丁亥年开始,各类事物都将进入一个长期的发展和繁荣阶段。
贞观元年开启的这一中国历史上最令人向往的变化暗合了五行学说对自然规律的预测和推演结果。从此以后,逢60年一循环的丁亥金猪年也被视为财富与长治久安的开端之年,而历史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公元927年的丁亥年宋太祖诞生;妈祖于公元987年雍熙四年得道成仙;永乐五年,北京城始建,《永乐大典》成书;顺治四年,南明帝朱由榔登基称帝;而距今最近的一个丁亥年是民国36年,中共中央进驻西柏坡革命圣地。
当我们了解了丁亥金猪年的来龙去脉后会发现,它既是中国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总结和判断,也是对美好生活的祝愿。
从当今的社会背景来看,人们对金猪年的信仰和虔诚很大程度上源于公众看到我们的社会发展正在逐步实现“吉祥富裕、长治久安”的理想。同样是丁亥金猪年的2007年,将是众望所归的一年!
文章《算卦说命毒是什么意思》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