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神是民间人们臆想出来的一个吉祥的神,因为人们的愿望都是趋吉避凶,追求喜乐高兴,因此就臆造出了一个喜神,本期风水知识就带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喜神的来历是什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喜神的来历传说一
民间传说喜神原本是拜北斗星神的一个虔诚女子,修道成仙时,北斗星君询问其所求,女子以手抿口,笑而不答,北斗星君误以为她祈要胡须,就赐了她长须,因为她笑时呈喜像而封为喜神,因有长须,不再让凡人看到她的形象,从此喜神专司喜庆,却不显神形。所以,喜神最大的特点是没有具体的形象,也没有专门的庙宇,高度抽象,但后世也有将祖先画像或商纣王视为喜神进行奉祀。对喜神的敬奉在各种礼俗活动中均很常见,尤其在婚礼中。
由于喜悦只是一种心理表现,没有具体的功用和司职,因此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喜神并没有具体化。
喜神的来历传说二
在神话中,有关于喜神的传说。传说在和山有个吉神,他的外貌很特别,形状像人,邓长着一条老虎尾巴,这位神仙喜欢居住在接近太阳之处,能呼风唤雨,管理着和山。这位神仙大概就是喜神最初的形象。
中国人非常重视过年,过年的进修要举行很多活动,古时过年的时候有祭祀喜神的习俗。长江流域一带非常重视祭祀吉神,正月初一早晨,人们祭拜祖先和其他重要神祗之后再祭祀喜神。祭祀喜神是隆重而严肃的。人们要穿戴整齐,事先已查过历书,按照历书上注明的这一年喜神降临的方向,打开自己的家门,提着灯笼,拿着香表等祭祀应用之物,恭恭敬敬地向喜神降临的方向走去,沿途还得大放鞭炮,这就是迎喜神的仪式。迎喜神路上遇到人或动物,都要烧香、放鞭炮,还要祭拜一番。
还有些人认为,正月初一那天,天刚亮的时候公鸡鸣叫之处就是喜神降临的方向。就可以遇隐喜神。遇见了喜神能否迎回来还不一守,因为喜神认识你,而你不一定认识喜神。

关于喜神的起源传说三
在明末清初时期的苏州,人们将人物葛成(葛贤)视为东方喜神。葛成性格开朗,经常帮助贫困人群,手持一把芭蕉扇,宛如现代版的济公,为人仗义执言,乐于施舍,有担当精神,被誉为一方城隍神,遇到难题的人都会求助于他,民间称其为驱魔将军。他本人精通易经,擅长占卜,曾发起轰动一时的事件,震惊了皇帝,平定了人间妖邪,让百姓得以安居乐业。据说,当时有不少苏州画家登门拜访,为他绘制肖像,百姓争相购买并悬挂在家中,希望借此带来好运,保佑家庭平安无忧。这一行为,也让画家们的生意蒸蒸日上,一位退休宰相朱国祯(1558--1632)曾撰写铭文:“吴中义士气如云,留得余生代有闻。东海长虹挂秋月,丹青齐拜葛将军”。
相传,有一位徽商名叫程尚甫,还特意赠送一位侍女给葛成。葛成坚决拒绝与之同居,在得知她的住处后,十天内便安排她返回娘家,并资助她嫁予合适的人家。那位侍女起初不明原因,后来在隔壁寺庙的一位道姑那里得到了解答:葛成并非凡人,而是神灵!当这位侍女出嫁时,葛成送上两只灯笼,增添了喜庆氛围。不久之后,侍女生下一双龙凤胎。此后每逢春节或元宵节,她都会带着这对子女前来祭拜喜神。
在明末清初的苏州,人们在举办婚礼等喜庆活动时,很多人会前往山塘街选购灯笼,以此来祭拜葛贤。生前敬仰他的为人,去世后则祭拜他的坟墓。
文章《免费测喜神忌神》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