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神是民间人们臆想出来的一个吉祥的神,因为人们的愿望都是趋吉避凶,追求喜乐高兴,因此就臆造出了一个喜神,本期风水知识就带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喜神的来历是什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喜神的来历传说一
民间传说喜神原本是拜北斗星神的一个虔诚女子,修道成仙时,北斗星君询问其所求,女子以手抿口,笑而不答,北斗星君误以为她祈要胡须,就赐了她长须,因为她笑时呈喜像而封为喜神,因有长须,不再让凡人看到她的形象,从此喜神专司喜庆,却不显神形。所以,喜神最大的特点是没有具体的形象,也没有专门的庙宇,高度抽象,但后世也有将祖先画像或商纣王视为喜神进行奉祀。对喜神的敬奉在各种礼俗活动中均很常见,尤其在婚礼中。
由于喜悦只是一种心理表现,没有具体的功用和司职,因此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喜神并没有具体化。
喜神的来历传说二
在神话中,有关于喜神的传说。传说在和山有个吉神,他的外貌很特别,形状像人,邓长着一条老虎尾巴,这位神仙喜欢居住在接近太阳之处,能呼风唤雨,管理着和山。这位神仙大概就是喜神最初的形象。
中国人非常重视过年,过年的进修要举行很多活动,古时过年的时候有祭祀喜神的习俗。长江流域一带非常重视祭祀吉神,正月初一早晨,人们祭拜祖先和其他重要神祗之后再祭祀喜神。祭祀喜神是隆重而严肃的。人们要穿戴整齐,事先已查过历书,按照历书上注明的这一年喜神降临的方向,打开自己的家门,提着灯笼,拿着香表等祭祀应用之物,恭恭敬敬地向喜神降临的方向走去,沿途还得大放鞭炮,这就是迎喜神的仪式。迎喜神路上遇到人或动物,都要烧香、放鞭炮,还要祭拜一番。
还有些人认为,正月初一那天,天刚亮的时候公鸡鸣叫之处就是喜神降临的方向。就可以遇隐喜神。遇见了喜神能否迎回来还不一守,因为喜神认识你,而你不一定认识喜神。
喜神的传说三
东方喜神,明末清初时期的苏州,指的是人物葛成(葛贤)。葛成性格开朗幽默,经常救济穷人,手持一把芭蕉扇,活脱脱就像济公再世,喜欢打抱不平,乐于助人,能够顶天立地,被视为城隍神,遇到困难的人都找他帮忙解决,民间称他为驱魔将军,他自己精通易经,还会算卦,曾发起一场轰动一时的事件,惊动了皇帝,消灭了人间的妖魔,让百姓安居乐业。据说,当时有不少苏州画家前来为他画像,百姓得到画像后挂在家中,希望能沾染喜气,祈求家庭平安无事。这一举动让画家们的生意非常兴隆,一位退休宰相朱国祯(1558--1632)曾写过一首铭文:“吴中义士气如云,留得余生代有闻。东海长虹挂秋月,丹青齐拜葛将军”。
传说有一位大徽商名叫程尚甫,还赠送了一位侍妾给葛成。葛成坚决拒绝与其同居,十天后才打听出她的住址,将她送回娘家,并帮助她嫁给了合适的人。侍妾对此感到困惑,幸好隔壁庙里的道姑安慰她说:葛成不是人,而是神!侍妾出嫁时,葛成送来两只灯笼,增添了喜庆气氛。过了一段时间,侍妾生下了一对龙凤胎。以后每逢春节或元宵节,侍妾都会带着一对儿女前来拜见喜神。
明末清初这段时间,苏州民间举办喜事时,很多人都会去山塘街购买灯笼,祭拜葛贤。活着的时候祭拜他本人,去世后则祭拜他的坟墓。

文章《喜神的来历》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