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姓的历史起源介绍
1、出自姬姓
游姓最早出自春秋时期,是郑国公子偃后裔以先祖字为氏。春秋时期,周厉王的儿子姬友建立郑国,传到郑穆公时(前627年―前606年在位),他有个儿子叫姬偃,字子游,史称公子偃。后来,公子偃的孙子游皈,便以祖父之字“游”命氏,称游氏,世代相传至今。
2、出自官职
另外,如今的游姓还有部分出自周朝官吏囿游,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周王朝时期,有一个官吏称囿游,是王室贵胄宫内(府内)负责管理花园、菜园、果园、陆园之类园林的小官吏。在囿游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囿游氏,后有省文简化为单姓游氏者,世代相传至今。
游这个姓氏是谁的后裔
游姓的得姓始祖是故子游,考证于《元和姓纂》一书。《元和姓纂》云:“《左传》,郑穆公子偃字子游,之后以王父字为氏。”古代的郑国在今河南省中部黄河以南的地带,国都设于新郑,游氏族人大多尊奉公子偃为得姓始祖。
游姓的地域分布

先秦时代,游姓的活动范围较为局限,主要集中在河南黄河北岸一带。秦汉时期,河北广平郡成为了游姓的重要发源地。到了唐宋时期,游姓已在福建形成大族。清朝初期,游姓开始迁往台湾。
宋朝时期,游姓约有13万人,占全国人口的0.17%,位列第九十五位。陕西是游姓的第一大省份,占游姓总人口的27%。主要分布于陕西、四川、福建三省,这三省的游姓人口约占总人口的75%;其次分布在江西、河南、河北、江苏等省份。
明朝时期,游姓人口大约为87000人,占全国人口的0.09%,位列第一百五十位之后。福建是游姓的第一大省份,占全国游姓总人口的35%。主要分布于福建、江西两省,这两省的游姓人口约占总人口的60%;其次分布在安徽、广东、湖北、四川、山东等省份。宋元明600多年间,游姓人口主要向东南方向迁移。
文章《龙姓的起源和历史》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