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我们入大乘佛法之门,就是要破我执、破法执,学百法也是如此。本期推出“心的世界”系列之《大乘百法明门论》第四讲,探讨如何用百法来分析“我”,五蕴和合;分析“法”有哪些,何等一切法,云何为无我?
佛言祖语:是身苦不净,无我及无常,汝等咸应当,深生厌离心。——《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四
学诚法师法语: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的意思是,我们要去面对一切法,而不是说释迦牟尼佛要说那么多法。宇宙万物、世出世间本身就有这么多法,这么多法,我们怎么来归类?比如说现在科学对它有归类,矿物、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等,有各种各样的分类方法。佛法也是对它分类,分类之后我们才有办法下手,怎么去用功,怎么去观照,怎么去转变,如果不分类的话,我们无从学起,无从修起。
文章:释迦牟尼佛的意思是什么?
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的意思是,我们要去面对一切法,而不是说释迦牟尼佛要说那么多法。宇宙万物、世出世间本身就有这么多法,这么多法,我们怎么来归类?比如说现在科学对它有归类,矿物、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等,有各种各样的分类方法。佛法也是对它分类,分类之后我们才有办法下手,怎么去用功,怎么去观照,怎么去转变,如果不分类的话,我们无从学起,无从修起。
“此设疑问,意在欲人了悟。欲人了悟,知一切法,本自无我。”知道一切法本来是没有“我”。
“以问有五种。何等一切法,云何为無我?”世亲菩萨自己提问,下面自己回答。问有五种问:
第一种是利乐有情问。“菩萨知一切法无我,而众生不知,为欲利乐,故问于佛,使其了悟,革凡成圣也。”古往今来的菩萨大德,很多大菩萨,他们问问题都是为了要利益众生,所谓利益众生就是替众生来问问题,这些问题凡人问不出来,所以需要有人出来代表来问。
我们现在一般人都没有这种兴趣,也没这种耐心,说我问一个问题,要替一切众生来问。我们要问问题的时候,都是从自己来考虑,自己有什么疑惑,想不通的,想不开的,想不明白,我们去问哪位法师,他不会说我是为大家问。就如我们要求世界和平、人民安乐,做的事情是为了大家,问的问题也是为了大家,这个出发点就不同。
第三种情况属于疑问未解型。“即自身对于所有事物的道理一无所知,从而向他人寻求解答。”其实我们生活中存在许多不懂的问题,涉及方方面面,多到连自己都不知道该提出怎样的疑问。就好比计算机感染了病毒,虽然清楚存在问题,却无法明确具体是哪种病毒,始终无法找到确切答案。(12)(未完待续)

文章《南无释迦牟尼佛图像》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