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解梦/正文

与鸡有关的风俗习惯

分类:解梦作者:我曾经掏空了心2025-04-29664

与鸡有关的风俗习惯

春秋时代左丘明所著《国语·晋语四》记:“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十二姓反映了远古黄帝部落的十二个胞族。十二姓之中,惟独鸡是十二地支的成员。

古代计时器尚未发明,早晨的鸡鸣一声,向人们报告新一天气开始,它不仅是庄户人家的时钟,也是公共生活的时钟。战国时代,著名的函谷关,开关时间就以鸡鸣为准。落魄而逃的孟尝君,面对大门紧闭的关口,担心后面追兵到,食客中有会口技者,学鸡鸣,一啼而群鸡尽鸣,骗开关门。这个故事被司马迁写入《史记》,传为熟典。

古代汉族有“杀鸡”的岁时风俗,流行浙江金华、武义等地。每年七月初七,当地民间必雄鸡,因为当夜牛郎、织女鹊桥相会,若无雄鸡报晓,便能永不分开。

山东部分地区存在“抱鸡”的婚嫁传统。迎亲时,女方挑选一名男孩怀抱母鸡,随花轿一同出发。因“鸡”与“吉”谐音,此举意在祈求吉祥。此外,古代还有一种“长命鸡”的习俗。临近迎亲时,男方需准备一只大红公鸡,女方则准备一只肥鸡,其中母鸡象征新娘为“吉人”。出嫁当天,女方提供的公鸡必须由未成年的弟弟或其他男孩抱着,随花轿同行,并确保公鸡在抵达男方家前未叫唤。人们相信公鸡不眠,母鸡不休,以此来压制公鸡的气势。随后,男方接过抱鸡人手中的公鸡,将公鸡与母鸡绑于桌脚,不断拍打公鸡直至其虚弱不堪,这象征着妻子掌控丈夫。此后,这两只鸡不可被宰杀,因而称为“长命鸡”。而在浙江一带,“宰鸡”的婚俗亦十分盛行。新郎到新娘家迎亲时,女方会在地上铺一块白布,要求新郎在其上宰鸡,且鸡血不得溅到白布上,否则需饮罚酒。宰鸡过程中,女方可能会故意干扰新郎,但经验丰富的新人通常能从容应对。

云南大理地区的白族流行“鸡米礼”的风俗。鸡米礼分鸡米单礼和约米双礼两种。单礼为一只公鸡和一坛米酒;双礼为两面三刀只大公鸡,一坛米酒,一坛谷种。这是嫡亲或姻亲之间在出生、结婚、盖房时互送的礼品。

旧时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流行饮鸡血酒的交际风俗。在结拜兄弟时,为了表示亲如手足,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人们宰一只雄鸡,在每碗酒里滴几滴鸡血,对天发誓,然后将血酒一饮而尽。

土家族称踢毽子为“踢鸡”。春节时,男女青年一起踢“鸡”,一人将“鸡”踢起,众人都去争接,接到“鸡”的人,就可以用草去追打任何人。而男女青年往往用草追打自己的意中人。以后“踢鸡”就成了谈情说爱的媒介。 ()

农历十月一日,河南一些地方要杀鸡吓鬼。传说是阎王爷放鬼,至来年清明节收鬼。民间以为鬼怕鸡血,鸡血避邪,故于十月一日杀鸡吓鬼,以使小鬼不敢出来。俗语称:“十月一日,杀小鸡儿。”


与鼠有关的风俗习惯   与牛有关的风俗习惯   与虎有关的风俗习惯
与兔有关的风俗习惯   与龙有关的风俗习惯   与蛇有关的风俗习惯
与马有关的风俗习惯   与羊有关的风俗习惯   与猴有关的风俗习惯
与鸡有关的风俗习惯   与狗有关的风俗习惯   与猪有关的风俗习惯


文章《与鸡有关的风俗习惯》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本文地址:http://www.saybook.cn/n/13447541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