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鞭炮对于每一个人来讲都不陌生,因为在春节的时候人们都会放鞭炮来庆祝新一年的到来,但是放鞭炮也有他自己的文化寓意。那么人们在春节到来的期间哪一天最适合放鞭炮呢?放鞭炮的含义又是什么呢?或者说哪一天的哪个时辰是放鞭炮的好时机呢?
为什么正月初七要放鞭炮
因为正月初七被称为人日,这一天也有燃放烟花和爆竹的传统习俗。传说中,中国古代有一种名为“年”的怪兽,它头部长有尖角,极其凶猛。这种怪兽常年生活在海底,每逢除夕便会上岸吞食牲畜并伤害人类。因此,每到除夕夜,村庄里的居民都会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侵害。当“年”像往年一样准备侵袭村子时,突然听到白发老人点燃爆竹的声音,“年”兽全身颤抖,不敢再靠近。原来,“年”兽最害怕红色、火光以及爆炸声。此时,大门敞开,只见院内那位身穿红袍的老人哈哈大笑,“年”兽惊恐万分,仓皇逃离。次日,当村民从深山返回村庄时,发现村子平安无事,这才明白过来,那位白发老人其实是帮助大家驱赶“年”兽的神仙,人们同时也发现了老人驱赶“年”兽的三种法宝。自此以后,每年春节,家家户户都会贴红对联,在正月初七这一天燃放鞭炮,整夜灯火通明,守岁迎接新年。
正月初七何时放鞭炮最为合适
通常来说,在春节期间,特别是在正月初七这一天,人们一般会选择在晚上十一点或十二点左右燃放鞭炮。按照传统观念,这个时间段通常是“年”兽离开的时候,人们借此庆祝。

正月初七有什么说法
在中国古老的传说中,因为是女娲创造苍生,顺序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等动物,并于第七天造出人来,故此初七为人的生日。古人相信天人感应,以岁后第七日为人日,即正月初七。汉东方朔《占书》载,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八日为谷。汉,魏以后,人日逐渐从单一的活动,发展成为包括庆祝、祭祀等活动内容的节日。到了唐代,中国民间仍相当重视人日节。高适的《人日寄杜二拾遗》诗中就有“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的感怀之句。它证明唐代的人日节,已不仅仅专用作祈祥祝安,又衍添了一层思亲念友的气氛。时至今日,也有在外的游子在年前回家,过了人日节才能远走他方,这有美好的寓意。
文章《什么时候能放鞭炮》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