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口,中国民间传说中的一种恶神,主斗讼之事。每年农历正月初三。根据传统习俗,当日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为防招惹口舌是非,各人均不出外向亲友拜年,只留在家中祭祀神明,故赤口日亦称为小年朝。
扩展资料:

习俗赤口
赤口又称“赤狗日”,被视为一个不祥的日子。民间传说中,赤狗是“熛怒之神”,象征着不吉,因此农历正月初三被认为是凶日,不宜外出或宴请宾客;此外,“赤”字含有“赤贫”的意思,外出触犯赤狗可能招致贫困。若必须外出拜年,可以佩戴一个化解口舌的符袋,以趋吉避凶。
民间传说初三晚是“老鼠娶亲”的日子,故当晚一般人都会提早睡觉,以免骚扰鼠辈亲事。当晚亦会有“老鼠分钱”的习俗,在家中角落洒盐、米、糕饼供鼠辈们享用,这些给老鼠的食物称为“米妆”,寓意于新一年间与老鼠共享收成。
不同地方于赤口日有不同的习俗:清代期间,闽南人有“出郊展墓”的习俗,即到祖坟祭祀;在香港,不少人会到车公庙祈福,亦有人会到郊外远足或参与赛马活动。
文章《赤口是什么意思》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