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传承下来的历史文化其实有很多的,不管是节日习俗,又或者是风水禁忌,其实都是我们中国人的智慧,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光时刻。中国的春节就是最重大的一个节日,在这个喜气的节日里,有哪些传统文化活动呢?相信大家心中都是知道的。
春节的历史
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末的大型祭祀活动。是当时中国最为热闹,也是最盛大的一个古代传统节日,也有的说法是春节在尧舜时期就有类似的活动,只是没有形成规模。明朝则是每到春节均有大型的祭祀活动。2006年5月20日,“春节”民俗经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2007年12月7日,第198次常务会议通过将春节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这就是春节从上古到现在的一个演变。

大年三十的活动
大年三十清晨开始贴对联、福字和挂钱等活动。完成这些大概在十点半左右。接着准备午饭,通常包括炖大骨头、鱼肉、鸡肉等美食。大约十一点半左右,在院子燃放一串鞭炮以及几个双响炮后,全家围坐用餐。午饭后换上新衣,父母会给孩子们发“压兜钱”。随后外出拜访亲友。到了晚上,一家人一同观看春晚。大约晚上十点左右开始包饺子,部分饺子内会放入硬币。这一环节至关重要,因为吃到含硬币的饺子象征好运,预示新的一年将事事顺遂。此外,春节期间每到天黑便点亮灯火,家家灯火通明,寓意长寿与家族繁荣。
传统习俗——贴春联
按照古代历法的规定,腊月三十这一天被称为“大年”。在过大年这一天早上起来,需要贴门神和贴春联。春联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民俗象征,在过春节的时候贴春联是一个非常隆重的项目。贴春联在古代又可以被称为“贴年红”,除了包括门两侧的春联之外,还包括大门上的红色“福”字。无论贴春联还是贴“福”字,其实都是为了表达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愿望。有的地方还要贴上秦琼和尉迟敬德两位“门神”,认为可以让一家人去邪避灾。
文章《中国有哪些节日,过节有哪些活动》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