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算命/正文

民间习俗:拜年有着怎样的习俗故事

分类:算命作者:夜半丶唱情歌2025-04-28599

  每逢春节,相信最大的仪式感就是拜年这一习俗了!小孩跟大人拜年,晚辈给长辈拜年。那么为什么要拜年呢?拜年有着怎样的习俗故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春节的传统习俗之拜年的由来。

  拜年的习俗: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的一种方式。我们通常知道的是正月初一家长带领小辈出门谒见亲戚、朋友、尊长,以吉祥语向对方祝颂新年,卑幼者必须叩头致礼,谓之“拜年”。主人家则以点心、糖食、红包(压岁钱)热情款待之。拜年的传统正确时间应该是除夕零点以后,这个时候新的一年真正开始大家互相祝贺,而早于零点就属于拜早年,而这个时候新年并未到来拜年显得有点敷衍,如果晚于正月初十就属于晚年了,这个时候新年的喜庆气息已经淡去,早年和晚年都属避免遗憾的应急或补救性质,民间有谚语:“有心拜年十五不晚。”

  春节的传统习俗中,拜年的历史源远流长,“拜年”的原始含义是向长辈祝贺新年,包括向长辈行礼、祝愿新年顺利以及问候生活安康等内容。遇到同辈亲友时,也需要行礼祝贺。新年第一天,人们都会早早起床,穿上新装,出门拜访亲戚朋友,互相拜年,祝愿来年万事如意。拜年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的是由族长带领多人挨家挨户拜年;有的是同事相约几人一起去拜年;还有大家聚在一起互致祝贺,称为“团拜”。到了宋代,亲朋好友之间开始通过送帖来表达祝福,这是早期的贺年卡。明代时,贺年卡设计更为精美,卡片上不仅印有送礼者的姓名和地址,还写上了“新年快乐”等祝福语。随着社会的进步,拜年的习俗也在不断丰富,如今人们除了延续传统的拜年方式外,还流行起短信拜年和电话拜年等形式。

  拜年的传说故事:

  传说远古时代有一种怪兽,头顶长独角,口似血盆,人们把它叫做“年”。每逢腊月三十晚上,它便窜出山林,掠食噬人。人们只好备些肉食放在门外,然后把大门关上,躲在家里,直到初一早晨,“年”饱餐后扬长而去,人们才开门相见,作揖道喜,互相祝贺。有一年,年又来到村子,人们发现它怕红色的东西和响声。于是又一年,当年来之前,人们在门上贴红纸,挂红灯笼,年来了,人们用空心竹子做的炮仗往地上摔,发出响亮的声音,终于,年被赶跑了。于是,后来人们都有贴对联,挂灯笼,放鞭炮的习俗。

  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卷六中描写北宋汴京时云:“十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士庶自早相互庆贺。”明中叶陆容在《菽园杂记》卷五中说“京师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朝官往来,则多泛爱不专……”。清人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描写,“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至有终岁不相接者,此时亦互相往拜于门……。”

  所以,春节的传统习俗之拜年的由来就如以上所介绍,从远古时候就开始了,然后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有的方式可能有所改变,但是这一习俗流传至今,这种有助于人与人之间传递爱的习俗,相信会流传的更久。


文章《民间习俗:拜年有着怎样的习俗故事》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本文地址:http://www.saybook.cn/n/13865103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