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柱算命术的起源十分久远,在汉代就已出现了专门替人算命的人,三国时代的管辂、南朝的陶弘景都流传下精通算命的传说。《玉照定真经》的作者郭璞也是出现在这一时期。
唐代时期,李虚中对四柱算命术进行了革新,他提出通过将个人出生年、月、日转换为干支形式,并结合阴阳五行理论,依据天干与地支间的五行生克规律,预测人生中的吉凶祸福。这一创新使八字算命成为独立的学术体系,因此,李虚中被誉为八字算命术及命理学的开创者。

五代末宋初的徐子平使四柱算命术命理学得到进一步发展完善,他在年、月、日之上又加了时辰,使三柱六字变为四柱八字,初步违立了四柱命理学的理论体系。他的八字算命方法在民间广为流传,被后人称为“子平法”。
明清时代是命理学发展的鼎盛时期,出现了许多精通四柱八字命理学的名人和著作。比较有名的有明代张神峰著《神峰通考命理真踪》、万民英著《三命通会》,清代沈孝瞻著《子平真诊》、余春台编著《穷通宝鉴》等。
清末民初,四柱八字命理学受到西方科学的强大冲击和批判,但仍有一些人如袁树珊、涂乐吾等在吸收西方科学的基础上,对八字理论与方法的发展作出了新的尝试。
文章《四柱算命术书籍》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