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中元节又称为鬼节,相传这一天是鬼门关大开、百鬼夜行的日子,这也是长辈们从小告诫我们晚上不要外出的原因。那么你知道中元节为何被称为鬼节吗?一起来风水学栏目看看吧。
中元节为何称为鬼节
关于中元节的起源,最早源自道教的一种文化。东汉末年道教的重要派别五斗米道尊崇的神灵包括天官、地官、水官,据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并以三元配三官。道教认为中元节是地官诞辰,是祈求地官赦罪的日子,阴曹地府会放出所有鬼魂,已故祖先可回家团聚,因此又叫鬼节。道教在这天举行“中元普渡”,供奉食物并焚烧冥纸,让无主孤魂吃饱喝足。后来这一习俗演变为满足人们心灵上的多种需求的庇护仪式。
随后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中元节又与佛教盂兰盆节产生了联系,传说源于佛教《大藏经》中目连救母的故事。据传目连法力高强,历经千辛万苦才到达阴府,看到亡母被一群饿鬼折磨,目连用钵盆装满饭菜给母亲,饭菜到嘴边便化为纸灰,被饿鬼抢走,眼见母亲遭受巨大痛苦,目连却无力解救。最后只能求助于佛祖,佛祖被他的孝心感动,传授给他《盂兰盆经》,目连按照经中指示,每年七月十五用盂兰盆盛满珍果素斋供奉母亲,从此饿鬼再也不敢抢夺。为了纪念目连的孝心,佛教徒每年都会举行盛大的“盂兰盆会”。
这就是关于“中元节”在道教和佛教中的两种不同起源说法。无论是道教还是佛教,或者其他起源的说法,它们所传达的核心理念都是一致的,都是通过祭祀祖先、焚香烧纸钱、放河灯、供五谷粮食等一系列活动来缅怀先人,表达对先辈的孝敬与怀念,启示我们要多行善举,多做好事,为自身和家族积累福报,否则即使死后也会受到惩罚。
以上便是中元节被称为鬼节的详细解释,希望对你有所助益。
以上是中元节为什么被称为鬼节 有什么原因的相关内容,想了解更多风水相关知识,请持续关注网。

文章《中元节闹鬼真实事件》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