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有句俗语“男怕初一女怕十五”意思是说男人怕初一出生,女人怕十五出生,这里的初一十五指的是正月的初一十五还有七月的初一十五。那么你知道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什么吗?有什么寓意吗。本期的八卦命运带你去了解。
在婴儿出生方面,旧时,中国有几个日子是很忌讳的。一是正月的初一、十五;一是五月初五;一是七月十五。
新春期间,是欢庆的悠闲时光,若婴儿在此期间降生,民俗认为这是孩子性烈难驯,会给父母带来诸多困扰。好不容易盼到春节放松娱乐,却因新生儿的到来再次陷入忙碌与焦虑,甚至可能经历痛苦与煎熬。因此,人们往往忌讳此时诞生的婴儿,认为他们长大后会对父母产生不利影响。河南地区流传着一句俗语:“男孩怕初一,女孩忌十五。”初一是新年第一天,这一天出生的男孩被认为命硬,由于春节期间不得责备孩童,故此孩子成年后父母对其管教受限,可能对父母造成负面影响。正月十五是元宵佳节,是观赏花灯的日子,此时出生的女孩不仅使大人无法尽情游玩,还可能被担忧长大后性格顽皮、不受约束,成为“野丫头”,进而伤害父母。据说,过去曾有人因女儿在正月十五出生而将其遗弃。
“五月初五生子不育”,这一观念在中国民间广泛流传,历史悠久。
据《风俗通义》记载:“民间传说,五月初五出生的孩子,男孩会伤害父亲,女孩则会伤害母亲。”另据《史记·孟尝君列传》所述,五月初五生子不育的原因是,“孩子长大后身高与门框齐平,会对父母不利。”而《西京杂记》中提到:“俗谚称五月初五生子,若孩子长大超过门框,则自相残害;否则会伤害母亲。”
民间还一种说法,是说这一天出生的人,因五、户、父、母,同音,所以有妨于“门户”,有害于父母。男克其父,女克其母,实际上,整个五月,旧时民间都认为是恶月,五月五日又称“五毒日”,是不吉祥的。
这一天生下的孩子,或有“五毒”转生、投胎之嫌,故而民间这一天中常有弃婴、溺婴之举,实为所害。这一习俗的影响,也曾达于上层社会,如《世说新语》、《孝子列传》、《宋书》、《唐书》等典籍中都有五月五日生子不举的记载,据说因为此俗的“威力”,连五月五日出生的宋徽宗也不得不隐匿自己的生日,而改作十月十日出生,并定为“天宁节”。当然,这一禁忌本来是毫无科学道理的事情,所以,古时就有人反对过它,如孟尝君。如今,就更无多少人还相信它了。
七月十五日,旧时俗称“鬼节”,民间有放河灯的习俗。俗以为这天是野鬼还阳的日子。这天出生的婴儿,多半都是野鬼托着莲花灯转世投胎而来的。这日生的孩子长大后不好管教,会克害父母,北方多有此说。河南林县还有七月十五日是牛、驴、骡、马生日的说法,大概以为野鬼在这一天多数转生为牲畜而为人们效力了吧。人们在这一天不役使牲畜,还要善待之。而民间,也就因此而忌讳说人是七月十五日出生的了。只有开玩笑、骂人时,才说:“你是七月十五日生。”可见七月十五日出生是人们非常忌讳的事情。

为啥男怕初一,女怕十五?
中医理论钻牛角尖:搞医的都知道有这样一句话:“男怕初一,女怕十五”,也有:男怕二十二、二十三,女怕初七、初八之说,此为何因呢?
这是指男的初一得了病不好治,女的十五得了病不好治,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初一十五,太阳月亮和地球之间的所处的相对位置与其他的时间不同,他们相互间的引力场变化大,引起地球上的水分的大变化。而人体中的水分占整体的70%,地球水分的变化,必然要引响人体水分的变化。
海潮的涨落和日月有关,人体内是否有类似的潮涨潮落呢?应该是有。初一十五这两天,是海水的涨落幅度,在一个月里变化最大的时候。初一和十五,人体内的水分必然随着地球的潮水涨落的变化而变化。按照中医的说法:男人以气为主;女人以血为主。男女在生理特点有所不同。初一,男子在气的方面变化比较大;十五,女子在血的方面变化比较大。这是人与自然场性的结合,而形成的变化规律,所以,“男怕初一,女怕十五”,是有科学道理的
每月的农历初七、初八和二十二、二十三日,由于地球与太阳、月亮之间的场性变化比较大,农历二十二、二十三日,大自然场性中的阳气向高峰发展;而初七初八,大自然的场性中的阴气向高峰发展,这都影响了人的身体变化,在临床中,经过多年的观察发现:男的在二十二、二十三日以后的得病不太好治;女的在初七初八得的病容易加重,多年未解之谜,在研究人与自然场性的天人合一的理论时,才了解,这就是人与自然场性相互作用的结果,才真正认识到大自然场性的变化对人体的影响竟如此奥妙。
文章《女孩农历十五命硬克夫》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