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的十大名花之一的杜鹃,具有“花中西施”之美称,杜鹃繁叶茂,绮丽多姿,萌发力强,根桩奇特,是优良的盆景花卉,每当花开的时候总是给人一种热闹而静谧的感觉,而不是花季时,深绿色的叶片也给人一种不一样的感觉。
那么,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看看杜鹃有什么形态特征吧!
杜鹃(学名: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又名映山红、山石榴,为常绿或平常绿灌木。相传,古有杜鹃鸟,日夜哀鸣而咯血,染红遍山的花朵,因而得名。生于海拔500-1200米的山地疏灌丛或松林下,为中国中南及西南典型的酸性土指示植物。
杜鹃性喜凉爽、湿润、通风的半阴环境,既怕酷热又怕严寒,生长适温为12℃至25℃,夏季气温超过35℃,则新梢、新叶生长缓慢,处于半休眠状态。夏季要防晒遮阴,冬季应注意保暖防寒。忌烈日暴晒,适宜在光照强度不大的散射光下生长,光照过强,嫩叶易被灼伤,新叶老叶焦边,严重时会导致植株死亡。冬季,露地栽培杜鹃要采取措施进行防寒,以保其安全越冬。观赏类的杜鹃中,西鹃抗寒力最弱,气温降至0℃以下容易发生冻害。
落叶灌木,高2-5米;分枝多而纤细,密被亮棕褐色扁平糙伏毛。叶革质,常集生枝端,卵形、椭圆状卵形或倒卵形或倒卵形至倒披针形,长1.5-5厘米,宽0.5-3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边缘微反卷,具细齿,上面深绿色,疏被糙伏毛,下面淡白色,密被褐色糙伏毛,中脉在上面凹陷,下面凸出;叶柄长2-6毫米,密被亮棕褐色扁平糙伏毛。
花芽卵球形,鳞片外面中部以上被糙伏毛,边缘具睫毛。花2-3朵簇生枝顶;花梗长8毫来,密被亮棕褐色糙伏毛;花萼5深裂,裂片三角状长卵形,长5毫米,被糙伏毛,边缘具睫毛;花冠阔漏斗形,玫瑰色、鲜红色或暗红色,长3.5-4厘米,宽1.5-2厘米,裂片5,倒卵形,长2.5-3厘米,上部裂片具深红色斑点;雄蕊10,长约与花冠相等,花丝线状,中部以下被微柔毛;子房卵球形,10室,密被亮棕褐色糙伏毛,花柱伸出花冠外,无毛。

杜鹃花的常规开花时间通常在4月至6月间,若在此期间精心照料,杜鹃花能连续绽放约一个月,色彩斑斓;反之,则仅能开一两周后逐渐凋谢变色。所以,杜鹃花的开花阶段必须细心呵护,才能确保其枝繁叶茂。杜鹃花品种繁多,习性各异,在不同区域种植时,其开花期也会有所不同。一般而言,露天种植的杜鹃花,其开花期多在3月至5月;而在高寒地带生长的杜鹃花,由于气温较低,往往要到7月至8月才开花;至于北方温室培育的杜鹃花,则能在1月至2月期间盛开。
文章《大杜鹃花》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