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运势/正文

陕西扶风习俗:农历二月二送豆豆

分类:运势作者:把心还给我2025-04-29523

农历二月二送豆豆,是扶风的传统习俗。过了春节,闹罢元宵,农家人看重的便是“二月二,炒豆豆送豆豆”了。乡间有民谣曰:“二月二,吃豆豆、挑龙头,人不害病地丰收。”传统饮食文化特别强调豆类食物的摄取,素有“五谷宜为养,失豆则不良”之说,这也是在告诉人们:春天来了,万物生发,加强营养,以强身健体。

关于二月初二,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据说武则天登基后,触怒了天帝,天帝下令三年内不得降雨。掌管天河的龙王心系黎民疾苦,悄悄降下甘霖,天帝知晓后将其贬下凡尘,囚于野河山下。山脚下立有一石碑,上面刻着:龙王违抗天命,应受人间万劫之罚。若想重返天庭,需待金豆开花之时。百姓为了搭救龙王,四处搜寻开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的二月初二,有人翻晒金灿灿的玉米种子时猛然醒悟,这玉米犹如金豆,炒熟后岂非金豆开花?于是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庭院摆上供品,焚香祈祷,示意天帝和龙王。龙王得知是百姓在救助自己,便向天帝高呼:“金豆已开花,请放我归天!”天帝见人间处处金豆花盛开,无奈之下只得召回龙王,让它继续为人间行云布雨。自此,民间形成习俗,每逢二月初二,人们都会爆玉米花或炒豆子。

在扶风,炒豆豆的种类有面食、豆类等。面食豆豆是把麦面团发酵至半熟,加入大油、鸡蛋、盐、花椒面、小茴香面一起揉,经过醒、揉、搓、擀、切等工序,做成围棋子大小的小块,放入铁锅用文火焙熟,叫作“棋子豆”,外酥里脆,喷香可口。豆类的做法与此大致相同。每年二月二前,人们把洗净的沙子放到铁锅炒热,再把豆类倒进锅内翻炒。随着锅内温度上升,豆子活蹦乱跳,“砰砰”作响,等豆子慢慢有了黄灿灿的颜色时,用漏勺将其从沙子里盛出。此时,农家小院内炊烟缭绕,整个村庄都弥漫着喷香的味道。

豆豆做好后,除过家里人食用,重要的是要送豆豆。扶风人对送豆豆颇有讲究,对于那些新婚夫妇,女方的娘家人会在二月二这一天,给女儿送豆豆。每当送豆豆的人踏进村口,便有眼尖的村人发现,消息飞快传到家里。而女婿往往站在门外已等候多时,待人一到,赶紧上前迎接。家里的长辈也纷纷出来,接过大包小包,主人引客人坐到热炕上,嘘寒问暖,倒水递烟,端来花生、瓜子、糖果,热情招待。中午时分,方盘端来凉菜热菜,人们就坐在炕上把酒言欢,最后端来百吃不厌的“一口香”臊子面,每人再吃八碗十碗,午餐才算结束。

记得小时候每到“二月二”,母亲总会炒黄豆给我们吃,炒熟的豆子香喷喷的,嚼在嘴里“嘎嘣脆”,令人难忘。近些年母亲不炒豆了,我们就买一些感受一下过节的氛围。

时代在发展,生活在进步,如今乡亲们依旧把二月二当作节日过,好多人要去理理发,图个“龙抬头”的好兆头,同时也要炒豆豆、送豆豆。一粒小小的豆豆,凝聚着浓浓的亲情,人们送去的不仅仅是豆豆,还有一颗纯朴、真诚的爱心和长辈对孩子的一份牵挂。


文章《陕西扶风习俗:农历二月二送豆豆》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本文地址:http://www.saybook.cn/n/14863372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