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起名/正文

米姓人口

分类:起名作者:我是情纯小范2025-04-29817

  解读百家姓米姓。追溯米姓的来源,乃是出自两周时期官吏舍人。米姓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当代汉族米姓的人口大约有43万,为第二百一十位大姓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35%。

  米姓起源

  米(mǐ)姓源出有以下几种:


  源流一

  源于官位,出自两周时期官吏舍人,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舍人,亦称米史、粟史,为西周之始即设置的官位,长官为舍令,官称舍人,俗称米史令、粟史令,下属有丞二人,史二人,徒六人,役若干人。主要职责就是掌管国库的九谷六米之出入,归地官府司管辖,为周王朝时期的重臣之一。在典籍《周礼·地官》中记载:“舍人掌米粟之出入。米粟,九谷六米。九谷六米者,九谷之中,黍、稷、稻、粱、苽、大豆六者皆有米,麻与小豆、小麦三者无米,故云九谷六米。”


  在舍人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米氏、粟氏,世代相传至今,如开国大将粟裕就是。


  源流二

  源于姚姓,出自远古舜帝,属于以先祖学名为氏。舜帝,是传说中的远古帝王,因为他的眼睛有两个瞳仁,因此又称重华,因为舜帝出身于有虞氏部落,是黄帝支系的一个大族,以后逐渐南迁至山东地区,分衍出许多支族。庠,亦入学有成之人。春秋时期的鲁国谓之为“米廪”。源出“虞帝(舜帝)上孝,令藏粢盛之委焉。”在典籍《周语》中解释:“廪于藉东南,锺而藏之。廪,御廪。一名神仓,东南生长之处。锺,聚也。为廪以藏所藉田,以奉粢盛。”粢盛,就是祭器内的谷物。后世,将人才比作代代宗承的“粢盛”,表示出中华祖先将人才的培养重视逾于己之生命,因此将人才培养比如米廪,入学之童满一年后,即由其师为学童起一学名,列入宗谱之记。


  在后世历朝历代,特别是大隋王朝正式创建科举制度以前,许多具有庠生资格的人,多有以起身份为姓氏者,称米氏,其源纷繁,不可一论。


  源流三

  源于外夷,出自隋唐时期西域米国,属于以国名汉化改姓为氏。南宋邓名世在《古今姓氏书辨证》中说:“米,西域米国人,入中国者,因以为姓。”王应麟则在《姓氏急就篇》中说:“米氏,胡姓。唐米逢、米遂、米暨、米实、米海万;五代米君立志诚;宋米信、米璞、米贇、米芾、子友仁。芾以米氏为楚冒。又复姓,党项有米禽氏。”邵思在《姓解三卷》中也说:“米,胡人姓也,今南方有米国。”该支米氏原居昭武城(今甘肃高台),为“昭武九姓”之一;在汉朝时期归属于匈奴,迁至中亚阿姆河、锡尔河两河流域(今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萨马尔罕省)之后,建立了米国。该国原信奉祆教(即拜火教、摩尼教),进入中国者汉化,后裔融入汉族。


  米国人在唐朝时期进入中原定居,子孙遂按汉俗以国名汉化取谐音汉字“米”为姓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四

  源于回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⑴。回族米氏,主要出自古西域康居国的米氏。唐朝长庆年间(公元821~824年),被刘禹锡誉为“唱得凉州意外声,能变新声作旧声”的着名乐师米嘉荣,便是西域米国人。


  ⑵。回族中原阿拉伯名为“米纳勒”的族人,后取谐音汉字“米”为氏。

米姓的来源_出自两周时期官吏舍人


  ⑶。元朝时期的边帅、山西大同人米开庵,在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归附于明太祖朱元璋,次年,他被调任福建邵武卫长官,直至年老辞官后,定居在邵武,为今福建米氏回族先祖。


  源流五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八旗通志》、《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米佳氏,满语为Migiya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融入鲜卑,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襄平(今辽宁辽阳),后多冠汉姓为米氏。


  ⑵。满族密扎氏,源出卦勒察女真,满语为MijaHala,世居卦尔察(今俄罗斯乌苏里斯克),后多冠汉姓为米氏。


  ⑶。满族索察氏,满语为SocaHala,汉义“还愿时撒的米”,世居乌喇(今吉林永吉乌拉街至辉发河口、拉发河流域、双阳县境)、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后多冠汉姓为米氏。


  源流六


  源自芈姓,由先秦时期楚国的后代演变而来,属于因语音错误而形成的姓氏。依据史书《史记·十·楚世家》记载:“陆终生有六子,一为昆吾,二为参胡,三为彭祖,四为会人,五为曹姓,六为季连,芈姓,楚其后也……季连生附沮,附沮生穴熊。其后世道中落,有的留在中原,有的迁至蛮夷之地,难以追溯具体姓氏。”《通志·氏族略》中同样提到:“芈氏,楚姓也,陆终之子季连之后也。”按照上述记载,楚国之祖季连是陆终的第六个儿子,陆终是吴回的儿子,吴回是老童(卷章)的次子,老童是称之的儿子,称是颛顼(高阳)的第三个儿子,颛顼是昌意的儿子,昌意是黄帝的次子。然而,《国语·郑语》中则表明:“祝融之后有八姓。祝融的兴起,或许就在芈姓之中?蛮地的芈族,唯有荆地真正彰显德行,如果周朝衰败,他们必定崛起。”这说明了芈姓的季连部族遵循蛮俗,建立了荆国。历史上,有先秦楚国王族的后裔,在楚国灭亡之后,以先祖姓氏“芈”的同音字“米”作为姓氏,以此躲避秦军的追杀,这一姓氏沿袭至今,成为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自称为米氏正宗。文献显示,屈原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芈姓屈氏,名为平,字原。先秦时期男子称氏而不称姓,姓与氏有所区别,姓是整个部族的共同标识,而氏则是某一支系的称谓。“芈”姓起源于楚国。从战国时期的常见演变到如今的稀少,其间有人改为“米”、“弭”等姓氏。米芾,是宋朝著名的书画家,他自称“是先秦楚国的后裔,本姓芈”,即芈芾。据说,米芾的书法、绘画、诗歌均堪称天下一绝,作品价值连城,但他总觉得自己的姓氏笔画过多,于是改“芈”为同音字“米”。


  该支米氏族人皆尊奉楚国之祖鬻熊为得姓始祖,且不与其他米氏合谱。


文章《米姓人口》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本文地址:http://www.saybook.cn/n/15410295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