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话说一天,玉皇大帝召集天界所有将士和文武百官,举行一场会议。玉帝说道:“朕打算将时间划分为十二年一轮回,诸位意下如何?”群臣齐声道:“圣上英明。”接着玉帝又说道:“不过朕还有一个难题,朕想用动物来区分这十二个年份,即设立十二生肖,但不知该选哪种动物合适,特此征求众卿的意见。”众人沉默片刻后,太白金星开口说道:“圣上不如举办一场动物赛跑竞赛,规定最先抵达昆仑山的前十二名即可入选十二生肖,享有无上荣耀,相信定会吸引众多动物参赛。”玉帝听罢,觉得此提议甚妙,当即决定采纳。随后立即派遣传令兵向人间的各类动物传达赛事信息。当猫和老鼠得知这一消息时,便约定一同前往参赛(当时猫与老鼠的关系还十分友好)。然而比赛当日清晨,老鼠起了坏心,他将安眠药混入牛奶中给猫喝,猫喝完便昏睡过去,于是老鼠独自上路了。老鼠心想:“我这么早出发,猫又睡着了,冠军非我莫属。”一边想着一边奔跑,忽然发现牛在前方,原来牛也是个勤勉的家伙,早已早早出发。老鼠灵机一动:“既然牛体型这么大,我藏在他身上肯定不会被发现,这样就能轻松抵达终点了。”于是老鼠爬上了牛背。过了一段时间后,终于到达昆仑山,在即将冲过终点线时,老鼠瞅准时机,猛然跃起,抢先一步到达终点,夺得第一,牛则屈居第二。这件事发生后,猫和老鼠从此结仇,每次猫见到老鼠都会追赶,而老鼠则总是躲藏起来,生怕被猫抓住。接下来要说的是老虎为何排名第三。由于猫与老虎是亲戚,猫中计后勃然大怒,遂找来老虎帮忙复仇,老虎是个讲义气的人,一听此事便一口答应,飞速赶往昆仑山为猫报仇。老虎速度极快,在其他动物尚未赶到之前就已到达昆仑山,于是玉帝判定它第三名。但老虎并非为此而来,它在山上四处搜寻老鼠的踪迹,却始终未能找到,于是对着众人说道:“以后无论谁看到老鼠,都要替我教训它。”由于老虎太过凶猛,无人敢违抗其命令,因此自那以后,只要有人见到老鼠,就会去追赶并驱赶它,“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说法由此而来。然后就是兔子,兔子在参赛前曾参加过一场“龟兔赛跑”,因此耽误了一些时间,而且输掉了比赛。当它以较快的速度抵达终点时,问玉帝:“我是第一名吧?”玉帝回答:“不,老鼠是第一名。”兔子顿时大哭,伤心地说:“没想到我这么努力奔跑,只得了第二名。”玉帝又解释说:“不,牛是第二名。”兔子再次痛哭,抱怨道:“为什么我只能得第三名,实在不甘心。”玉帝继续说道:“不,你得第四名,老虎才是第三。”兔子听完忍不住再次放声大哭,这就是兔子眼睛红红的原因,以及成语“狡兔三哭(窟)”的由来。接下来是龙和蛇,龙与蛇因为长得相似,便结拜为兄弟,一同参赛,两人几乎同时到达终点,但由于龙体积庞大,挡住了较小的蛇,因此玉帝先看到龙,而后才看到蛇,于是判定龙为第五名,蛇为第六名。就在它们通过终点后,龙不小心摔了一跤,撞到了蛇,两人纠缠在一起滚落到山下,由于两人缠绕在一起的模样看起来杂乱无章,人们见状便说:“真是龙蛇杂处啊。”这就是成语“龙蛇杂处”的由来。接下来是获得第七名的马,这匹马性格胆小,前往昆仑山的路上必须经过一片“坟地”,它非常害怕,但又不得不通过,于是决定闭上眼睛走过,这样就看不到任何东西,也就不会感到恐惧了,因此蒙上双眼迅速穿过“坟地”,这就是为什么后来的马都要蒙眼前行。后来马觉得跑得还不够快,于是伸出所谓的“第五条腿”(即马鞭)辅助奔跑,速度明显提高,很快就到达终点,获得第七名,这就是成语“快马加鞭”的由来。接着是羊,羊与鹿原本一起出发,但途中需跨越洞庭湖,湖上没有船只可供搭乘,于是他们决定憋气潜泳通过湖底,但没多久鹿就支撑不住,放弃了比赛,只剩下羊独自坚持,历经艰难终于穿越湖泊并抵达终点,取得第八名。旁观者看到羊的表现,不禁赞叹:“真是羊没吐气(扬眉吐气)啊!”这就是成语“扬眉吐气”的由来。至于猴子、鸡、狗,由于他们在比赛前去了东瀛(即现在的日本)帮助桃太郎打鬼,因此回来参赛的时间较晚。他们是结伴到达终点的,起初玉帝不知该如何给他们排名,后来决定按照他们遇见桃太郎的顺序排列名次,因此猴子第九,鸡第十,狗第十一名。最后第十二名是猪,猪的住所不知何故被大灰狼吹倒了,一直忙着重建房子。好不容易建好砖房,已经错过了参赛的最后期限,于是请求玉帝允许其参赛。最终用八克拉的戒指作为交换才获准参赛,但由于参赛时间实在太晚,只能排在最后一名。这也成了“猪八戒”的由来。
文章《十二生肖的古老传说》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