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相术/正文

庄子-外篇 马蹄第九

分类:相术作者:想偏头吻你2025-04-28869

马,能够踏霜雪,抵御风寒。它们吃草饮水,抬起蹄子行走,这就是马的本性。即便有华丽的宫殿,它们也无需享用。直到伯乐出现,说道:“我能驯服马。”于是烧烙、修剪、雕刻、束缚它们。用绳索和马槽将马圈养,经过这些处理后,马死了十分之二三。再通过饥饿和奔跑训练,强迫它们整齐划一,前面有嚼子的约束,后面有鞭子的威胁,最终马死了一半以上!陶工说:“我能塑造黏土。”圆形的符合圆规,方形的符合矩尺。木匠说:“我能打造木材。”弯曲的符合钩线,笔直的符合墨线。然而,黏土和木材的本性难道是为了符合规矩和线条吗?尽管如此,世人还是称赞伯乐善于驯马,陶工擅长制陶,木匠精于造木。这就像治理国家的人犯下的错误一样。
我认为治理天下不应如此。百姓有着自然的本性,织布穿衣,耕田吃饭,这就叫做共同的德行。统一而不结党营私,称为天放。因此,在道德最高的时代,人们的行动稳重,眼神坚定。那时,山间没有路径,湖泊没有桥梁;万物和谐共处,禽兽成群结队,草木自由生长。所以,禽兽可以被牵绊着游玩,鸟巢可以攀爬观看。在这个充满至德的时代,人类与禽兽同居,与万物共存。哪里知道什么君子小人呢!无知无欲,这就是朴素的状态。朴素能使百姓的本性得到体现。等到圣人出现,跛脚行走宣扬仁爱,踮脚行走推行正义,天下开始疑惑。纵情享乐,繁文缛节成为礼仪,天下开始分化。因此,若纯朴不被破坏,何须牺牲品?白玉不被雕琢,何需玉器?道德不废弃,何必仁义?性情不偏离,何用礼乐?五彩不混乱,何需文采?五音不混乱,何需六律?
毁坏天然的材质制作器具,这是工匠的过错;破坏道德追求仁义,这是圣人的失误。马在地上生活时,喜欢吃草喝水,高兴时相互摩擦脖子,愤怒时背对彼此踢打。马只知道这些。加上横木和辔头,它便知道如何躲避障碍、抗拒命令。因此,马变得聪明且懂得偷窃,这是伯乐的过错。在赫胥氏的时代,人们生活简单,不知道该做什么,也不知道该去哪里,含着食物嬉戏,吃饱后四处闲逛。民众就是这样。等到圣人出现,通过礼仪规范矫正天下之形,悬挂仁义安抚人心,民众开始追求智慧,争夺利益,无法制止。这也是圣人的过错。


文章《庄子-外篇 马蹄第九》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本文地址:http://www.saybook.cn/n/1565046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