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相术/正文

孕妇十大禁忌蔬菜

分类:相术作者:掏空左右2025-04-29756
孕妇执炊禁忌

俗话说,“妇女围着锅台转”。这是旧时妇女家庭活动的真实写照。一般中国人的家中,多是妇女负责烹饪。但当妇女怀孕后,在烹饪方面也有了不少禁忌。   
    (1)忌砍柴时夹住斧子   
    基诺族孕妇砍柴时,忌把斧子夹在柴中间。又忌采摘白参、黄色菌、独朵的鸡枞。背柴时,忌把竹子柴和树木柴背在一起,否则会难产。   
    (2)忌用草绳点火   
    台湾俗信,孕妇要动手烧灶煮饭时,忌讳使用草绳点火,因为草绳一缕缕的形状,类似鹦鹉的垂涎。如果不避忌,恐怕将来生下的婴儿会有不断垂涎的毛病。   
    (3)忌切肉、切鱼   
    浙江一带孕妇做饭时,忌切肉、切鱼,否则,认为胎儿会皮肤破裂,或者四肢畸形,五官不端正。   
    (4)忌煎焦食物   
    民间还忌讳孕妇在锅里将鱼、肉、蛋等食物煎焦炒糊。否则,认为将来生下的婴儿身上会有烧烂的疤痕或黑痣。   
    (5)忌烤肉食   
    俗信认为孕妇烤肉会生出烂手脚的孩子。   
    (6)忌腋下夹葱   
    河南郑州一带有此禁忌,据说怕生下的孩子得狐臭。   
    上述烹饪禁忌都是将烹饪过程中的各种现象与胎儿的未来联系起来,由此可以推测,这些禁忌最初可能是由孕妇自身心中产生的某种禁忌思想,经过传播和发展,逐渐形成了某一地区的习俗。   
    饮食禁忌   
    民间俗信认为,胎儿的成长以及日后出生的小孩的长相、性格都与孕妇的饮食有关。因此孕妇的饮食一定要注意,不能吃那些可能影响胎儿正常发育或导致日后小孩某些缺陷的食物。这类禁忌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忌想吃却吃不到   
    据信,孕妇想吃的东西实际上是胎儿想要“吃”的。这时一定要让孕妇吃到她想吃的东西,而且最好让她吃足吃够。否则,怕胎儿在腹中急出红眼病来。   
    (2)忌食兔肉   
    这一禁忌在中国流传最广,也最为悠久。意思是怕吃了兔子肉,胎儿会长一张“豁嘴”。《论衡?命义篇》记载“妊妇食兔,子生缺唇”。由此可见,汉代已有此俗信禁忌。熊伯龙曾在《无何集》中提出疑问:“世间缺唇的母亲,都吃过兔子吗?”这是对这一禁忌的质疑。无疑,熊伯龙的质疑是有道理的,食兔与缺唇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然而民间却不仅仅认为食兔会导致生子缺唇,河南一带还有孕妇跳豁墙或在门槛上劈木材,都会导致生孩豁嘴、缺唇的习俗禁忌。这些都反映了民间的一种“同类互感”的巫术迷信思想。   
    (3)忌食驴、马肉   
    这一禁忌也很流行。据说孕妇如果吃了驴、马肉,会使孕期延长。就像驴、马的怀胎期一样,会超过十个月达到十二个月。这当然是令人不安的。这种“食驴马肉,令子延月”的俗信,医圣孙思邈在他的著作中也曾提到过。由此可见,这一习俗禁忌早在唐代就已经广泛流行于民间了。   
    (4)忌食羊肝、羊肉   
    古俗。据说孕妇食羊肝,令子多厄,食山羊肉,令子多病。   
    (5)忌食糯米、鸡肉   
    古俗。据说孕妇食糯米、鸡肉,令子多生白虫。   
    (6)忌食鸭肉   
    古俗。据说孕妇食鸭肉,令子倒出。   
    (7)忌食鱼肉   
    河南一些地区,有孕妇禁食鱼肉的习俗,据说会使婴儿皮肤上生鱼鳞刺。古代有禁忌孕妇食干鲤鱼的习俗,认为会使生下的孩子多疮。   
    (8)忌食狗肉   
    黑龙江一些地区孕妇忌食狗肉,否则,将来生下的孩子爱咬人,吃奶时爱咬奶头。河南也有孕妇禁食狗肉的习俗。豫东虞城县一带尤忌妇女吃黑狗肉。据说孕妇吃了黑狗肉,会流产。旧时汉族未生育的妇女也禁忌食狗肉,认为狗肉不洁,食之日后有孕时会导致难产。   
    (9)忌吃熊肉、獐子肉、獾子肉   
    鄂伦春族孕妇禁忌吃熊肉、獐子肉,否则会流产。鄂温克族孕妇禁忌吃獾子肉。台湾泰雅人孕妇禁食动物血和内脏,否则认为会流产。   
    (10)忌吃田螺、牛肉   
    畲族孕妇禁忌吃田螺和牛肉。   
    (11)忌食豆酱、雀肉   
    古俗。据说孕妇食雀肉和豆酱,令子满面多雀斑黑子。如食雀肉和酒,令子心淫情乱,不畏羞耻。   
    (12)忌食虾米   
    古俗。据说孕妇吃了虾米、鳝鱼,令子喑哑。俗间也有说是吃狗肉或其他畜、禽肉,令子无声喑哑的。各地禁忌不同。   
    (13)忌吃螃蟹   
    江浙、台湾一带有此习俗。据说孕妇吃了螃蟹,会使胎儿横生难产。据说宋代已有“食螃蟹,令子横生”的记载。可见此俗亦颇久远。   
    (14)忌食鳖肉   
    古俗。据说孕妇若食鳖肉,令子短项。这是基于老鳖常将头缩进龟壳中的联想。   
    (15)忌吃异常鸡蛋   
    河南郑州一带,孕妇忌食异常鸡蛋,如鸡因缺钙而下的“软蛋”,或杀鸡时从鸡肚中扒出的未成熟的小鸡蛋等。俗以为孕妇吃了这些蛋会流产。   
    (16)忌吃辣椒   
    河南一带,有孕妇忌吃辣椒的习俗。一说是怕将来生下孩子烂眼圈、害红眼、长眼疮;一说是怕将来孩子脾气火爆,性格毒辣。   
    (17)忌食桑椹   
    古俗。所说孕妇食桑椹,令子倒出。   
    (18)忌食梅、李、梨   
    古俗。以为孕妇食梅、李子,令子目青失明。梨性寒,孕妇亦忌食用。台湾高山族孕妇及丈夫不吃并蒂果实、并生野菜和桔子(桔子多瓣儿),忌怕生双胞胎、多胞胎。   
    (19)忌食豆酱和茴香   
    古俗。以为孕妇食豆酱和茴香,会导致坠胎。   
    (20)忌吃鲜姜   
    这一禁忌习俗非常普遍。见鲜姜外形“多指”,恐孕妇食后生下的孩子有余指。据说东汉张仲景已有“妊妇食姜,令子余指”的记载。可见此俗流传已久。又因为姜有辣性,所以又认为孕妇食后,会得眼疾。还有的因姜可以散气,便说孕妇食后,会导致散胎、流产。总之姜是孕妇严禁食用的。   
    (21)忌食生冷物   
    俗以为,孕妇不能吃生冷食物,不能喝凉水。否则会闹肚子,影响胎儿生长。古时也有“妊娠食冰浆,绝胎”的说法。   
    上述孕妇饮食禁忌主要是从食物的特性,包括外形和内在可能对胎儿造成影响的角度考虑的。其依据无非是“同类互感”的俗信原则,担心对胎儿或孕妇造成灾难性后果,所以要禁止食用。其中有些食物禁忌甚至被医家引用,这是因为中国自古就有巫、医不分的历史。中国的医术很多是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并举的。有时下一味药,或者减一味药,究竟是基于物质属性的考虑还是理性思考,连医生自己也难以说清。这种风气至今仍存。民间用药可能由于药名的谐音、语义的忌讳而导致禁用此药。据河南鹿邑县同人讲,当地民间医师为孕妇用药,就忌用“虫退”(蝉蜕)、“丹皮”、“无寸”(麝香)、“班毛”(斑蝥)、“红娘子”等。其中的意义,多是出于药名的忌讳,怕对胎儿不利。严格地说,这也是一种禁忌习俗的反映。当然,从药性来讲,对孕妇的病或胎儿不利的也有忌用的,比如含麝香的药,孕妇禁用,是有科学道理的,这不是关于信仰而是关于经验的。这种禁忌不属于我们所讨论的范围。   
    另外,出于避忌的观念,孕妇还禁忌吃诸如礼饼、喜果、冬瓜、冰糖、酒菜等与婚嫁相关的喜物,以防“好事冲好事”,对人对己都不吉利。还忌讳孕妇吃用于祭祀神灵的酒饭。佤族禁忌尤为严格,不仅孕妇忌食祭品,就连孕妇的丈夫也要遵守这一禁约。这是怕孕妇不洁的身体冲犯神明,给大家带来不幸。


文章《孕妇十大禁忌蔬菜》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本文地址:http://www.saybook.cn/n/15909423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