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起名/正文

余氏的祖先是成吉思汗

分类:起名作者:唯有浪漫2025-04-28788

“余”姓是我们中华民族一大姓氏之一,在2013年百家姓版本中排名第40位,那么你对“余”姓这个姓氏有了解多少呢?你想要了解百家姓中余姓起源的相关信息和“余“姓有哪些名人吗?下面整理了“余”起源和余的名字相关内容供大家阅读知悉,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余姓这个姓氏。

余姓的(由来)来源:

1、春秋时秦由余之后。据《风俗通》所载,余姓为“由余之后,世居歙州,为新安大族,望出下邳、吴兴。”以字名为氏。

2、据《姓考》所载,相传夏禹之有余氏。

3、出自赤狄族,为隗姓之后。据《国语》所载:“潞、洛、泉、余、满五姓,皆赤狄隗也。”

4、由他族和他姓改姓而来。如云南镇雄县余姓,原复姓铁木,有诗为证:“余本元朝宰相家,洪兵赶散入西……前传诗句词如此,后嗣相逢系本家”,(见《余氏总谱》),另傈僳族以鱼为图腾的挖饶时氏族,汉姓为余;羌族余约志房名,后改为余;四川、甘肃一带白马藏族之严茹氏,热则氏、陪茹氏等汉姓为余;锡伯族余木尔其氏汉姓为余;其他如苗、彝、布依、满、土家、白、保安、羌等民族均有此姓。

迁徙分布:

历史上,“余”姓大多被视为南方地区的典型姓氏。该姓氏最早可追溯到陕西凤翔至咸阳一带的具体迁移过程由于史料匮乏,难以详细考证。总体而言,“余”姓在汉代迁入安徽歙县地区,并在此定居繁衍。春秋时期,秦国定都雍(今陕西凤翔东南),占据陕西中部及甘肃东南部,据推测,“余”姓后裔当时很可能分布于此区域。秦汉之后,“余”姓族人向东迁移,其中一部分迁至陕州(今河南三门峡市陕县);另一部分则定居江南,主要集中在安徽。在中国南北两地,“余”姓后裔均持续扩展,不过北方的发展速度明显慢于南方。魏晋南北朝时期,“余”姓已在新安郡成为显赫家族。此时,北方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中原士族首次大规模南迁,而“余”姓大族正位于迁徙路径之上,因此南迁成为必然趋势。其中一部分“余”姓族人继续南下,到达湖北、湖南等地。南朝宋时期,余齐民(晋陵,今江苏常州人)以孝行闻名,是唐代之前唯一见于史籍的“余”姓人物。唐以后,“余”姓才快速繁荣壮大,并在东南地区形成了两个重要的家族聚居地。唐初,陈元光父子入闽开漳时,有“余”姓将士随行并在福建扎根落户。唐末,建阳(今福建)人余镐在黄巢攻陷建州时避难莆田,后来隐居壶山终老;余渊海因躲避黄巢之乱,从福建同安北迁邵武,后于唐僖宗光启年间转至韶州曲江县(今广东韶关)武溪,成为“余”姓入粤始祖。不久之后,余渊海次子余咸迁至湖南长沙,三子余衮定居浙江杭州,长子余从留在原地。其三子后代又陆续迁往江西奉新、临川,以及广东五华、梅州、大埔、平远、海丰等地。到了宋代,“余”姓已遍布全国,且涌现出众多杰出人物。明洪武年间,“余”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的一部分,被分散安置到陕西、甘肃、河南、山东、江苏、浙江、河北、安徽等地。明清之际,“余”姓不仅在江南各地广布,北方的“余”姓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清代,“余”姓自福建迁至台湾,随后又有移居海外的现象。如今,“余”姓分布广泛,尤其在四川、广东、江西、云南、河南、湖北、安徽等省份更为集中,上述七省的“余”姓人口约占全国汉族“余”姓总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七。

余姓的由来 余姓的由来成吉思汗贵州大方虫余家塘余姓由三小

姓余的名人有哪些:

余深

福州人,北宋元丰年间进士,依附蔡京,结为死党,蔡京之阴谋诡计多出自余深,后虽贵为宰相,但屡遭弹劾。

余靖

韶州曲江(今属广东)人,北宋名臣,进士及第,通晓契丹语,曾三次使辽,在南海为帅十年,不载一物归,官至工部尚书,有《武溪集》。

余允文

宋代建安(今福建建瓯)人,读书精研正学,见司马光等对孟子有毁词,作《尊孟辩》以应。

余端礼

衢州龙游(今浙江衢县)人,南宋宰相。曾与赵汝愚共同商请太皇太后垂帘,策立了嘉王赵扩,一一九六年正式任左丞相。

余阙

庐州(今安徽合肥)人,元代监察御史(先祖为唐兀人),居河西武威(今属甘肃),曾任都元帅,与红巾军相拒数年,著有《青阳集》。

余象斗

建安人,明代著名的通俗小说的编著者和刊行者,其编著和刊行的小说有《四游记》、《列国志传》、《全汉志传》、《三国志传评林》、《大宋中兴岳王传》等。

余怀

福建莆田人,清代文学家,诗文为王士祯等推许,有《味外轩文集》、《研山堂集》、《秋雪词》及笔记《板桥杂记》。

余三胜、余叔岩

湖北罗田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余三胜对老生唱腔颇多创造,与程长庚、张二奎齐名。其孙余叔岩积百家之长,形成自己的表演风格,世称“余派”。

余重谟

福建将乐人,清代书画家。善飞白,大者如盖,宗朱熹、苏轼法,楷草似祝允明,兼工墨竹,精弈棋,又精古文辞。

余集

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诗画家。乾隆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善写山水,兼长画卉禽鸟,无不入妙,尤工仕女,有《秋室集》。

余昂霄

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清朝画家,举人出身,居官廉洁,善绘事,山水临文征明,有《健松堂集》。

余光中

福建永春人,出生于南京,一九四九年赴台,曾赴美留学,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著述甚丰,有《舟子的悲歌》、《五陵少年》、《天狼星》等十几部诗集,散文集有《逍遥游》、《乡的牧神》等,评论集有《掌上雨》。

余秋里

江西吉安人,著名政治家,独臂中将,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部主任、国务院副总理等职。

余庆长[清](公元一七二四年至一八00年)

字庚耦,湖北安陆人。生于清世宗雍正二年,卒于仁宗嘉庆五年,年七十七岁。幼敏慧,沉静寡欲,喜顾炎武之学,诗文亦相似。乾隆十五年(公元一七五O年)举人。累官广西同知,署乐平府知府,皆有惠绩。生平不以趋走为长,而一切案牍皆能默识强记,上官咸服其才。告归后,云南巡抚谭南忠聘主五华书院。庆长诗古文清滦简洁,尤深于宋、元经说。著有《大树山房文稿》、《壬癸诗钞》、《登仕一纪录》、《墨池绀珠》、《习园丛谈》、《德贻堂家训》等凡二十二种,为五十一卷;又为王昶编次《铜政全书》八十卷,均《清史列传》并传于世。

余彭年

又名彭立珊,是湖南省娄底地区涟源市蓝田镇人。香港知名商人,著名慈善家。深圳市荣誉市民。主要从事地产建筑、酒店业,历任香港元朗博爱医院总理、富得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元昌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亿朗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和环亚酒店企业管理公司顾问、以及彭年酒店董事长等。一向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捐助教育和社会福利事业,20年来善举不断。余彭年是中国大陆第一个建立超十亿美金民间慈善基金会的慈善家。

余光中

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母亲原籍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LOWA)艺术硕士。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1972年任台湾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1974年至1985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其代表作有我们熟知的《乡愁》。


余玠(?~1253)

字义夫,分宁(今江西修水)人,侨居蕲州(治今湖北蕲春东北),南宋名将。嘉熙年间任知招信军,于汴城、河阴战败蒙古军。淳佑元年(1241),赴援安丰,败蒙古军,任四川安抚制置使,四川总领,兼夔州路转运使。从淳佑三年到四年,余玠与蒙古军大小36战,战果显著。后又率军北攻兴元府(今陕西汉中),还击退进扰成都、嘉定(今四川乐山)的蒙古军。宝佑元年(1253),宋廷听信谗言,召余玠回朝。余玠闻召不安,七月,突然死去。

余文乐

余文乐余文乐,香港著名演员、歌手,因被星探发掘而入行当兼职模特儿,中六毕业后成为全职模特儿,而后又涉足广告、影视、歌手等行业。余文乐被誉为继谢霆锋、吴彦祖之后香港又一新生代接班人。2002年余文乐参演《无间道》从此火速上位,星途坦荡。

余天(1947年2月18日—)

原名余清源,生于台湾新竹,是台湾著名的歌手,民进党前立委党员,1964年自《群星会》开始崭露头角。1978年9月13日,与李亚萍结婚,并育有两女一子(余筱萍、余苑绮与余祥铨)。2007年3月26日,余天到户政事务所申请改名,把自己的本名改为余天。成名曲是《榕树下》(翻唱自日本名曲"北国之春",由慎芝填词)。他资历深厚,也是综艺节目的主持人,人缘十分广,也常成为演艺界红白二事(喜事与丧事)之主持人物。

余秋雨

戏剧理论家。浙江余姚人。1968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文学系。历任上海戏剧学院助教、计师、教研室主任、教授,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特邀研究员,上海人民艺术剧院顾问。从事戏剧美学、艺术理论和中国文化史的研究和教学。著有《戏剧审美心理学》、《中国戏剧文化史述》、《艺术创造工程》等。《戏剧理论史稿》1984年获全国戏剧理论著作奖。

余祚徵

[明](公元?年至一六四五年左右)字符之,号文斋,永丰人。生年不详,约卒于明亡后一年。崇祯十六年(公元一六四三年)会试副榜,授凤阳府推官。时唐王聿键因勤王被罪锢高墙,祚徵待之有礼。及聿键在闽自立,而祚徵巳卒,因赠应天府丞,谥忠贞。祚徵著有《文斋文集》十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余述生

余述生,河南新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第三十一军政治部组织干事、雅安独立团政委。参加了鄂豫皖、川陕苏区反"围剿"和长征。后任八路军一二九师团组织股股长、前方指挥部供给部政治部主任、一二九师供给部副政委,晋冀鲁豫军区供给部副政委、卫生部政委,第十八兵团组织部部长。参加了夜袭阳明堡、百团大战和太原、扶眉等战役。建国后,历任四川军区政治部主任,成都军区政治部主任、副政委。是中共十一大代表、中纪委委员、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余剑

余剑,杂技演员。广东台山人。九岁拜师学艺,十四岁登台演出。曾在广州莫益、国光、东方魔术团当魔术演员。1958年后任广州杂技团演员,中国杂技艺术学协会第一、二届理事。擅演魔术。创作并演出的节目有《铜鼓出彩》、《欢天喜地》、《电视传真》、《羊城花卉》等。

余纪忠

江苏武进人。1932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历史系。后赴英国伦敦大学经济学院学习。1937年回国。曾任中央军校第七分校政治部副主任、国民党政府青年军第二0三师政部主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驻东北特派员、东北行辕新闻处处长兼中苏日报社社长。1949年到台湾。先后创办《征信新闻》、《时报周刊》、《工商时报》和时报出版公司。1982年在美国创办美洲版《中国时报》。曾任台湾《中国时报》、《工商时报》董事和。是国民党第十一、十二届中央常委。

余井塘

余井塘,江苏兴化人。原名愉。复旦大学毕业。留学美国获衣阿华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1925年回国。曾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秘书、中央政治学校教务主任、江苏省民政厅厅长、国民党政府教育部常务次长、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到台湾后,历任台湾"内政部"部长、"行政院"副院长、"总统府"资政、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会主席团主席。

余寅

[明](公元一五一九年至一五九五年)字君房,晚年改字僧杲,鄞县人。生于明武宗正德十四年,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三年,年七十七岁。万历八年(公元一五八O年)进士。官至太常寺少卿。寅著有《农丈人文集》二十卷,诗集八卷及《乙未私志》、《同姓名录》、《吴越游稿》等,均《四库总目》并行于世。

余一元

[约公元一六六一年前后在世]字占一,号潜沧,山海卫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清世祖顺治末前后在世。顺治四年(公元一六四七年)进士。官至礼部郎中。一元著有潜沧集七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余克勤

河南固始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第二十五军排长、第四方面军红军大学连长。参加了鄂豫皖、川陕苏区反"围剿"和长征。后任抗大一分校营长,冀鲁豫军区团长、副旅长、军分区司令员,华北军区旅长。参加了济南、淮海战役。建国后,任平原省军区分区司令员、副军长。1952年毕业于军事学院。后任第八步兵学校校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余武章

[近现代]一九一六年生。字石月。广西人。苗族。擅工艺美术。广西工艺美术研究所。

余俊贤

广东平远人。中山大学毕业。1927年赴印度尼西亚从事侨务工作。曾任印尼《民国日报》总编辑。1928年回国。后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海外组织科科长、国民党政府侨务委员会常委兼教育处处长、国民党广东省党部主任委员、国民党政府监察委员。到台湾后,历任台湾"监察院"院长、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会主席团主席、"总统府"资政。

余涤清

直隶(今河北)获鹿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华北联合大学组织科副科长、校党委委员,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城工部北平市学校工作委员会书记。建国后,历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市企业局副局长,中共北京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北京市第八届人大学委会副主任。

余永麟

[明](约公元一五四四年前后在世)字不详,鄞县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明世宗嘉靖中前后在世。嘉靖七年(公元一五二八年)举人。官苏州府通判。永麟著有《北窗琐语》,《四库总目》为小说家言。

余光茂

江西崇义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第三军团连指导员。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1936年入陕北红军大学学习。后任新四军第三支队营教导员、第四纵队团政委,华东野战军旅参谋长、副师长,第三野战军师长。参加了黄桥、孟良崮、淮海、渡江、上海等战役。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师长、军副参谋长。1954年毕业于军事学院。后历任副军长、军长,上海警备区副司令员,安徽省军区司令员。是第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余懋孳

[明](约公元一六一九年前后在世)字舜仲,婺源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明神宗万历末前后在世。万历三十二年(公元一六O四年)进士。官至给事中。懋孳著有《荑言》六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余冠英

文学史家。江苏扬州人。193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文科。曾在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2年后,历任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顾问、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中国作协第三届理事。是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长期从事中国古典文学和文学史研究。著有论文集《汉魏六朝诗论丛》,编有《诗经选》、《乐府诗选》、《汉魏六朝诗选》、《三曹诗选》等。

余瑞璜

物理学家。江西宜黄人。1929年毕业于中央大学物理系。1937年获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1939年回国。曾任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大学教授。建国后,历任吉林大学物理系主任、教授,吉林省第五至七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盟第四、五届中央委员和吉林省委第一、六、七届副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物理学数学部委员。1952年试制成功治疗用X光管。1954年指导制成细聚焦X光机。撰有论文《晶体分析的X光数据的新综合法》、《固体与分子的经验电子理论》等。

余积德

安徽金寨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人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第二十五军组织科、第三十一军地方工作科科长。参加了鄂豫皖、川陕苏区反"围剿"、长征和山城堡战斗。后任八路军一二九师团特派员,太行军区分区保卫科科长、政治部主任。参加了响堂铺战斗、百团大战和上党等战役。建国后,历任平原军区分区副政委、华北军区炮兵政治部主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政治部主任。1956年毕业于解放军政治学院。后历任神话军区炮兵政委、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成都军区顾问。是中共第十届中央候补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文章《余氏的祖先是成吉思汗》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本文地址:http://www.saybook.cn/n/16074165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