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有一句话讲的不错,“美好的一天——就是事情比预期进展得更顺利”。
通俗的讲就是——当现实和我们自身的预期相差得越少,我们越容易感到幸福,反之,相差得越多,越不容易感到幸福。
友情是如此,爱情、亲情更是如此,就连打拼也是如此,
在为客户预知未来时,我发现这样的案例屡见不鲜。比如,有些人年近五旬,却在二十至三十岁时经历过一段辉煌时期。近期的一个实例中,我告知某客户19年至21年的事业发展势头良好,他却轻描淡写地回应“一般”,实际上三年间年均收入高达两三百万。
这个收入不可能是一般,
我继续分析就知道他是22到26岁有过快的好运,我一讲就感觉得到对方眼前一亮,他很快就追问我后面还有没有之前那种运气,之后问的问题、讲的话总是记挂着那个时候的风光,好像他后面20多年的人生都是索然无味,
他这3年重新开的公司都是赚钱的,不过他没有感觉到幸福感,在他心里只有回到当年他才满足才会快乐,一谈到现在都说惆怅,就像跌弹斑鸠一般,
其实他不是没有衣食丰足,只不过太早经历了人生高峰,高峰太早则会対自己预期太高,所以即使平平顺顺也感觉不到幸福,
婚姻也是如此,每个人走进一段感情的初衷,都是为了获得幸福。至少知道有个人关心自己,
如果感到不快乐,不幸福,对方根本不理自己死活,那这段感情就没有意义了。
而偏偏我们都习惯于把未知的东西想象得太完美,有着过高的预期,

打个比方,两个人开始热恋,深入接触之后发现彼此并没有恋爱前想象的那么好,
也并不是当初的理想型。
当发现对方缺点越来越多的时候,
就会开始,你挑我的毛病,我指责你的缺点,
当两个人的关系因为吵架而越来越疏远时,
一段感情的破裂也就近在咫尺了。
一理同推,亲情、友情亦是如此,
张耳陈馀当年可是由刎颈之交到反目成仇的,他们是因为彼此关系太好,対对方预期太高,
生死之际时,一个希望对方不顾生死来救自己,一个希望对方体谅自己顾一顾自己的生死。
最后发现这个世界人无完人,众生各异,友情、亲情才在一夕之间崩裂,
其实他俩的友情已经超越了99.99的人,
而我们大部分人,能力值可远远比预期的要低的多,欲望值却比预期的要高的多,一生必然患得患失的,怪这怪那的,
人要真正的快乐和平静,只有尽早养成习惯——脚踏实地把自己的能力、技术不断提高,再把対事物、人情过高的预期降低,适当控制欲望,等年龄大了、心烂了就来不及了,
文章《人生不似预期》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