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为群经之首,设教之书。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中国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其内容包罗万象,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相同的内容从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解法。“是故列贵贱者存乎位,齐小大者存手卦,辩吉凶者存乎辞,忧悔吝者存乎介,震无咎者存乎悔。”上述这五点这五点是卜卦时用的,也包括了人生哲学的大原则。 ">
“列贵贱者存乎位”
高尚与卑微,若用现代语言表述,便是是否有价值?这取决于“位”的高低,“位”在现代语境中可理解为空间。人生亦遵循此理,处于特定位置则显尊贵,未达相应高度则被视为低贱。因此,占卜时某一卦是否吉利并无定论。甲卦,在某种情境下可能是绝佳之选,换作另一环境,结果可能截然不同。例如,庙宇中的神像常引发深思,揭示了这一道理。一堆泥土或石块经过雕刻成为神像,置于庄严场所供人膜拜,何以如此珍贵?“存乎位”,所在之处赋予其价值。许多事物皆如此,包括人。研习《易经》和占卜时需明白,卦象本身并无优劣之分,好坏取决于时机与环境。犹如算命,有些人天生命格优越,却终生无缘好运,不逢时也难显贵。再比如,有些学者才华横溢却默默无闻,而胡适之先生虽学术成就有限,却因作品流传千古而名垂青史。历史上的例子数不胜数,若非文学作品,《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能否家喻户晓?孙悟空本无原型,却被小说塑造得深入人心。世间之事,名利得失,一旦领悟其中哲理,便能淡然处之,顺其自然,心安理得。“福至心灵”一语甚妙,机遇降临之时,智慧与灵感自然涌现。
“齐小大者存乎卦”
齐就是平等。乾、坤、坎、离四个卦是大卦,其余六十卦都是大卦变出来的,那是小卦。卦就是现象,也就是大的现象、小的现象。现象有大小,一个人的成功失败也有大小。有如发财,甲发得多,乙发得少,这有大小,但立脚点是平等的,不管大小卦都是卦,都是一个现象。庄子的书中有《齐物论》,何以名“齐物”?万物不能齐,没有平的。人的智慧、学问、体能都是不平等的。即使有两人体能一样,其中一人生病了,另一人为了平等也生病吗?物是不能齐的,但是庄子提出来有一项是齐的——本体的平等。如太空是平等的,太空中万物的现象是不平等的。所以庄子有一句话很妙,他说“吹万不同”。孔子研究《易经》讲究“玩”,庄子讲究“吹”。吹万即万有。他以风来比方,他说大风吹起来,碰到各种的阻力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意思是说,风吹来是平等地吹,而万象遇到风以后,自己发出的声音不同。
“辨吉凶者存乎辞。”
什么是吉凶悔吝?“存乎辞”,看文字的记载。换句话说,这文字代表人的思想,吉凶悔吝在于各人的观念,各人的看法。
“忧悔吝者存乎介”
这是说卜到悔吝卦的时候,忧虞到悔吝,就要独立而不移,下定决心,绝对要站得稳,端端正正。人到了倒媚的时候,自己能站得正,行得正,一切现象都可以改变。
“震无咎者存乎悔”
无咎就是善补过也。人生没有绝对自己不错的,只要知道忏悔,仔悔的结果就是要补过。
“是故卦有小大,辞有险易,辞也者,各指其所之。”
这里这个“之”字要注意,将来研究《易经》有关的书籍时,常常会看到“卦之”这个名词,“之”就是“到”,卦到了那里就是“卦之”,譬如乾卦,如果初九爻变了以后,成了女后卦,这就是乾卦的“卦之”。曾有人看不懂“卦之”而改成“之卦”,如乾卦卦之,改成乾之卦,这就不对了。
文章《《易经》面面观之人生哲学的五大原则》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