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节是一个传统的重大的节日,在这个节日的背后,蕴藏着很多的传统文化,也暗藏了很多的故事,不仅是神话故事,还有不少民间故事。春节足够重大,所以习俗也有很多,守岁就是其中之一,在这一夜里,家家户户都要在一起守岁,为自己的家人祈福。
守岁是什么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在除夕的晚上,不论男女老少,都会灯火通明,聚在一起守岁。因此,守岁是春节的习俗之一。
关于守岁的传说
守岁是为了迎接灶王奶奶。相传玉皇的小女儿也就成了“灶王奶奶”,深知百姓的疾苦,常以回娘家探亲为名,从天上带些吃的、喝的、穿的、用的东西回来分给大家。从腊月23开始,“灶王奶奶”便开始收集年夜饭所需东西,直到除夕才收集齐,为了为了人们能过个好年,连夜赶回人间,人们守岁就是为了迎接她。
春节的传统习俗——清洁除尘
“腊月二十四,扫尘净屋宇”,即对房屋进行全面的大扫除,北方称为“扫房”,南方则叫做“掸尘”。据《吕氏春秋》记载,这种习俗在尧舜时期就已经存在。传统意义上认为,“腊月二十四扫尘”中的“尘”与“陈”谐音,因此“扫尘”也被称为“扫陈”。春节期间的清扫活动象征着“除旧布新”,寄托了人们“推陈出新”、“辞旧迎新”、“破旧立新”的美好期望,旨在将所有的霉运和不顺之事一扫而空。
文章《2021年元旦手抄报》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