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书·吕僧珍传》说:“僧珍家在广陵,出身贫穷,幼年入私塾,一天,有一相士来到塾中。给学童一一看相。看后,指着僧珍对塾师说:‘这个孩子声音奇特,有封侯之相。’”
齐永明年间,僧珍在平北将军曹虎部下,出兵征王奂,与司空陈显达相遇。陈显达遣开随从,与吕僧珍单独说:“你有贵相,将来官位不低于我。好好干吧!”当吕僧珍在蒙县做县令的时候,梁武帝萧衍正在预州刺中任上。僧珍得病,发高烧,全身黄疸,以为必死。萧衍对他说:“你不会死的,从相法上看,你将大富大贵。病不久自然会好。”后来梁武帝即位,吕僧珍封为平固县侯。僧珍五十八岁时又和过去那样得病,高烧,全身黄疸。他对亲人说:“往年我害这种病,后直说我有富贵相,不会死,眼前富贵都有了,又得同样的病,决不会好。赶快准备后事吧!”
这则记述,说明萧衍、陈显达都通晓相术。
据《南史·章昭达传》记载,章昭达是浙江吴兴郡武康人士。年少之时,曾遇一精通面相之人对其言道:“君之容貌甚佳,按相法而言,需略受损伤,方能显达。”在梁朝大同年间,昭达任职东宫,某次因醉酒自马上坠落,额头受伤。昭达以为此次损伤可带来富贵,遂告知相士,相士却称:“此非真损,还需等待时机。”侯景之乱爆发,昭达率吴兴乡勇赶赴建康支援朝廷,在与敌交战时左眼被乱箭所伤,归乡休养。相士见状说道:“此乃正途,不久即当显贵。”昭达在家乡养伤期间,结识了陈霸先。陈霸先平定侯景之乱后,出任吴兴太守。章昭达特意前来拜访,陈霸先热情款待,并留其在身边任职,昭达多次建功立业,最终官拜将军。陈霸先登基后,昭达的地位随之攀升,终被封为邵陵郡公。

先谈帝王。史称:北齐神武帝高欢“目有精光,长头高颧,齿白如玉。”他的儿子文宣帝高洋,生下来叫做“侯尼于”。“侯尼于”是鲜卑语,意思是生来有好相的儿子,长大后“大颊兑下,鳞身重踝。”北周文帝宇文泰则“身长八尺,方颡广额,美须髯,发长委地,手过膝,北有黑子,宛转如龙盘之形,面色紫光。”这些,也都是从相书上经常见到的词语,用来描绘身为帝王的人生有异相。
文章《王侯将相本无种》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