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相术/正文

学易记

分类:相术作者:你不懂爷的霸气2025-04-29599

     学易能不能测准你要测的事,不在于你学会了多少技巧,而是能不能学会用你的心,如何用你的心呢,就是你能不能把你的心安放在易之道上,如果,你学会了许多许多的易测技巧和方法,却不能把你的心安放在易之道上,那么当你测准的时候,是你的运气好,测得不准却是你的必然,当你把你的所学的易学知识能浓缩升华到一个点时,这个点就是你的易道,否则,你永远是一个易学的门外汉。


  早年就读长沙,学校的前身是有“千年学府”之称的岳麓书院。常在朱子手书石刻之古迹前留连。面对空荡荡的赫曦台和只有讲台及座椅的古旧讲堂,常有这样一个疑问:那些慕名而来的莘莘学子,听朱夫子讲的是些什么呢?当时年轻,未知答案。

学易应该从学易到悟易

  如今回想起来,课程内容应当蕴含着《周易本义》的精髓!

  岳麓书院充满灵性,弦歌不断,历经千年而不衰,学术渊源深厚,人才辈出。最难忘的是书院讲堂上的一副对联,这是乾隆年间书院山长(院长)旷敏本所撰写:

  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
    陟岳麓峰头,朗月清风,太极悠然可会;
  君亲恩何以酬,民物命何以立,圣贤道何以传,
    登赫曦台上,衡云湘水,斯文定有悠归。

  对联的大致意思是:“世间的是非纷繁复杂,需要依靠个人去仔细思考判断,明确自己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在做出选择后,难免会有人赞赏,也有人批评,对此应坦然接受。至于成败得失,只能听从天命。站在岳麓山顶,感受清风明月,就能领悟宇宙之道;如何报答君亲之恩,如何确保民生安定,如何传承圣贤之道,登上赫曦台,欣赏衡云湘水的美景,这些问题的答案便会浮现。”

  这确实是一段富有哲理的文字,尤其是开头的“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堪称人生的座右铭。许多名人从中获得了启发,领悟了人生真谛。***就是其中一位。

  据说蒋公在1975年临终之际,曾感慨地向身边的人分享了一生的处世哲学,正是这句话:“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易经》的智慧对他产生了深远影响。或许他在退居台湾后,经历了诸多非议,却因研读《易经》而找到内心平静,重新振作精神,直至生命尽头才有所感悟。

  还有伟人***。爱晚亭、赫曦台是他早年经常前往的地方,据说他还曾在书院的“半学斋”住宿过。他对湖湘理学有着独到见解,只是没有留下文字记录,可能是出于不便的原因。直到1955年,他还给老友写下“莫叹韶华容易逝,卅年仍到赫曦台”的诗句,可见他对书院的感情深厚。

  虽然我不是名人,但也希望从这些名言中汲取一些智慧。

  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这个“数”,值得我们用一生去细细体味。

  《易经》需要通过领悟来理解。在创作卦爻辞诗时,即使查阅大量书籍,也可能难以写出合适的词语。并非因为不懂意思,而是缺乏灵感,无法确定最佳表达方式。一旦灵感涌现,创作过程却异常轻松。学习解卦时也有类似体验,说明尚未完全参透。

  学习《易经》之后,我一直没有机会重游岳麓书院。如果有再次游览的机会,相信会有比以往更深的人生感悟。或许还能体会到朱夫子当年讲解《周易本义》中的哲理。《易经》不仅需要学习,更需要深入领悟。


文章《学易记》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本文地址:http://www.saybook.cn/n/17048421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