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是我们辞旧迎新的日子,除夕晚上就是我们每年农历最后的一天,吉祥欢乐是我们除夕的主要基调,但是我们在欢乐节日的时候我们也是要注意一些禁忌的,因为若是触碰到了禁忌的话会给我们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
除夕不能留去年的春联
除夕不能使用旧年的春联,否则会被认为是不吉利的行为。传统习俗中不允许女性书写春联,因为这被认为是家庭人口不旺盛的表现。张贴春联时可以请他人指点位置,但一旦完成张贴,其他人就不应再对内容发表意见,否则可能会让家人感到不满。家中如有丧事,三年内不得贴春联或装饰红色物品,否则会被视为子女不孝,家庭不幸。门户是人们进出的主要通道,也是区分“内”与“外”的重要界限。外出称为“在外奔波”,回家则意味着“平安归家”。人们常会在门外贴上“出入平安”等吉祥话语,以祈求生活和出行都能顺遂平安。
除夕不能放短炮
沉闷又短促的爆竹,只有办理丧事时才燃放,所以过年时这样的爆竹是千万不能燃放的,民间认为这种爆竹只能给家庭带来晦气。买好的爆竹要及时曝晒,据说经过曝晒的爆竹声音更加响亮、清脆。点燃爆竹时要一次点响,忌爆竹燃放时突然中断,民间认为这是很不吉利的兆头。爆竹燃尽,全家要同声喊“发”,寓“发家致富、发财发丁”之意。
除夕女性不能祭祖
到了除夕的下午,我们要用三牲去祭祀祖先,拜地神。以祈新年赐福,合家平安。参加祭拜的只能是家中男丁,女人一律不得参加。向祖宗行跪拜礼时,也要按照辈分大小安排J帧序,不得乱了辈分。
在文昌、海口等地,旧时由于男人多下南洋,这类祭祀之事也就由女人来操持。直到今天,此俗尚在流行。
除夕的风俗习惯
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饺子、馄饨、长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讲究。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有的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
除夕夜灯烛不能断
除夕之夜,家中处处要掌灯,炉灶要留有暗火,厅堂和房间要点煤油灯,甚至猪圈、牛栏等处都要灯火明亮,通宵达旦,并持续到正月初五,叫做“发灯”,有“发财添丁”之意。煤油灯中途可以添泊,以保证火苗不熄灭。为了让灯点得更久,一般都把火苗捻得比较小。若煤油灯中途熄灭,民间习俗认为这是很不吉利的兆头,必须予以攘解。
除夕夜从祭祀祖先开始直到第二天早上,家中祭祀的香烛不能中断,否则就会惹祖宗发怒,而使家中断了香火。若有婴儿的家庭,婆婆和媳妇还要备些元宝、香烛、米饭、果品等,在媳妇床上举行祭祀“床婆神”仪式,以保佑婴儿健康成长。
我们知道除夕可能是我们传统习俗最多的节日的,我们也有很多祭祖的,祭祖是有许多的禁忌的,所以还是要了解清楚不要触碰。

文章《2020年除夕几号》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