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相术/正文

春节“压岁钱”交好运的习俗

分类:相术作者:记忆褪了色2025-04-29727

  说到压岁钱大家一定不会陌生,我们知道压岁钱是每年春节长辈送给晚辈的礼钱。但是,你是否知道压岁钱的真实寓意呢?

  传说古时候,有一种身黑手白的小妖叫“祟”,大年三十晚上出来害人。用手去摸熟睡着的孩子的头,孩子往往吓得哭起来,接着头疼发热,变成傻子。因此,家家都在除夕晚上亮着灯坐着不睡,叫做“守祟”。

  有一对夫妻俩老年得子,视为心肝宝贝。到了年三十晚上,他们怕“祟”来害孩子,就拿出八枚铜钱陪孩子玩。孩子玩累了睡着了,他们就把八枚铜钱用红纸包着放在孩子的枕头下边,夫妻俩不敢合眼。半夜里一阵阴风吹开房门,吹灭了灯火,“祟”刚伸手去摸孩子的头,枕头边就迸发出道道火光,吓得“祟”逃跑了。第二天,夫妻俩把用红纸包八枚铜钱吓退“祟”的事告诉了大家,以后大家都学着做,孩子就平安无事了。

  原来八枚铜钱是八仙变的,是暗中来保护孩子的。因为“祟”与“岁”谐音,之后逐渐演变为“压岁钱”。到了近代则演变为红纸包一百文铜钱赐给晚辈,寓意“长命百岁”。对已成年的晚辈红纸包里则放一枚银圆,寓意“一本万利”。货币改为纸币后,长辈们喜欢到银行兑换票面号码相连的新钞票给孩子,祝愿孩子“连连高升”。

  可以说,压岁钱的习俗源远流长,是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愿。

  压岁钱,又称红包。因其红色象征好运、活力和快乐。我们知道,“岁”与“祟”同音,压岁钱的意义在于镇压邪祟,长辈赠送压岁钱是寄望晚辈平安度过一年。压岁钱有两种形式,一是《燕京岁时记》记载的“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二是家长用红纸包裹后分发给孩子的小额金钱。清代文人吴曼云在其诗《压岁钱》中写道:“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由此可见,压岁钱承载着长辈的关爱之情。

  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由长辈当众赏给,也可以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这一点似乎和西方的圣诞节礼物有些相似。


  根据旧时习俗,用红线穿好一百介铜钱装在红包里,寓意长命百岁。现代人没有铜钱,可用纸币代替。但钱一定要是偶数,以求大吉大利。孩子们得到压岁钱后通常可用来购买图书和学习用品。当然,现代人新的时尚也为压岁钱赋予了新的内容。


文章《春节“压岁钱”交好运的习俗》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本文地址:http://www.saybook.cn/n/17214400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