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在汉族民俗中有一个扔穷日的存在,这一天人们需要把不好的东西扔掉,来换得接下来的富贵幸福,顺顺利利地。那么,到底哪一天是扔穷日呢,扔穷又有什么讲究呢?通过接下来的文章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大年初四扔穷还是初五
大年初四是所谓的“扔穷日”,而非大年初五。所谓“扔穷日”即清扫室内,将垃圾集中起来统一处理丢弃,这是汉族传统民俗中所说的“扔穷”,寓意期望来年更加富裕,将贫穷与不好的事物全部清除。在北方,大年初四这一天,部分农村家庭会送神。他们用玉米秆或麦秆绑在棍子上点燃,称为“绑火神”,然后将其从家中带到河边,象征着一年内家中无火灾。
初四扔穷的具体含义
在初四这一天,民间还有一种聚在一起吃“折罗”的习俗。“折罗”是指将过年期间剩余的饭菜和配料混合在一起做成的大杂烩。吃完这些剩余的年菜,意味着“扔穷”,即赶走穷神,清理掉不吉利的东西。同时,还会把新年的垃圾全部集中到院子里,准备“扔穷”,以此表达驱除贫困的愿望。此外,还需彻底打扫室内外环境,并将垃圾集中堆放,这也是民俗中提到的“扔穷”。

大年初四拜什么
大年初四拜灶神。年初四是诸神由天界重临人间之时,所以在这一天要一大清早就开始准被送神,而接神放在下午是可以的。供品的选择主要以三牲、水果、酒菜为主,其他为辅,另外还要焚香点烛烧金衣。正月初四子夜,备好祭牲、糕果、香烛等物,并鸣锣击鼓焚香礼拜,虔诚恭恭敬财神。正月初五又是财神的生日,为了取得吉利,在初四就要开始准备叫做“抢路头”,又称“接财神”。从初一到初四,商店闭门歇业,妇女不用针线。
文章《大年初五初六能出门吗》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