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姓的来源
会是什么呢?麦姓是我们中文一个人口不多的姓氏。在我们的宋版的百家姓中并毫无列入其中,麦姓的来源复杂,最早出自齐国。那么关于麦姓的来源会是什么呢?根据姓氏的了解我们能够一起来了解下麦姓的来源是什么?一、姓氏来源
1、出自姓麴,因避乱去匊改为麦氏。据《麦氏族谱》载:“余家麦氏之谱,或问姓从何来?曰:去曲为麦。”西晋时有麴丞相者,浙江省处州府松阳县人,因逢五胡之乱,为避战乱,携亲属二十四户去匊改为麦氏,迁往始兴郡百顺里居住
麦铁杖(556---612),名饶丰,铁杖为其号,出生于广东南雄百顺里。据说:麦铁杖年轻时崇尚侠义精神,常以捕鱼打猎为生,不经营产业,身强体壮,每日可行走五百里,甚至能追赶上奔跑的马。陈朝时期曾为盗匪,后被招安为官户,负责掌管御伞,夜间却仍前往南徐州劫掠,清晨返回继续执伞。陈朝灭亡后归附隋朝,屡建战功,曾担任汝南太守,最终官至右屯卫大将军。在辽东战役(征讨高丽)中抱病请缨担任先锋,最终战死沙场,被追赠光禄大夫、宿国公,谥号武烈。他有三个儿子,长子孟才被授予光禄大夫;次子仲才、三子季才均被任命为正议大夫。据麦氏族谱记载:“麦铁杖在隋朝任职期间,屡立战功,隋文帝问他想担任什么职位,”麦铁杖回答说:“我能每天吃一斗麦就够了!”皇帝开玩笑地说:“赐你姓麦,并授予官职仪同三司”。麦氏后代以此作为麦姓的起源。然而,麦姓之前的姓氏是什么?一种说法是姓何,但缺乏确凿证据。那么,麦氏的“麦”字是从哪里来的呢?南宋进士、著名哲学家和教育家陆九渊,在淳熙五年(1178年)为江西《麦氏家谱》撰写序言时提到:“我观察到粤东始兴郡的麦氏家族,相传麦姓源自春秋时期。梁四公——麴(麦戊)(黄专),是商汤的后裔。历经漫长岁月,其家族历史难以详考,后来有位先祖铁杖,受封宿国公,谥号武烈,赐姓去掉‘戈’字改为‘麦’。”《奇姓通》中记载:“梁四公(麦戊)(黄专),其中‘麦戊’发音为‘麦’。”《广韵》中则转写为‘麦戊’(黄专)(发音为湍赎)。根据以上推论:由于‘麦戊’与‘麦戈’均为古老的生僻字,其后代逐渐放弃使用,导致姓氏遗失,直到麦铁杖时,已成为显赫人物,既有名望也应有姓氏,于是以‘麦戈’去掉‘戈’字改为‘麦’,麦氏由此诞生,这也合乎情理。麦铁杖被尊为中国麦氏的第一世祖,广东南雄被视为麦氏的发源地。到了第12代,有麦炽,字仁昌,因躲避五代时期的战乱,迁居福建泉州府,麦氏家族又在福建发展壮大,传至南宋时期,有麦进成,居住在福建莆田,淳祐七年(1247年)丁未科进士,官至正奏士郎左春坊内阁主簿。南宋末年,辞官携带家眷南迁至如今的饶平大埕上东村定居。因其后代以捕鱼打猎为业,传至裔孙麦枚基时,又在明成化年间迁居汫洲岛,从此繁衍生息,汫洲麦氏如今已有1.5万多人,并有部分迁往饶平县境内的仙洲、军埠、汕头埭头和陆丰碣石,以及香港、台湾和南洋等地。
二、迁徙分布
麦氏是一个古老姓氏,麦氏是岭南望族,麦姓人口到底有多少,历来为麦氏宗亲所关注。现今全国使用的姓氏1436个,王、李、张居前三位,麦氏居141位,在鲁、季、覃、毕姓之后,耿、舒、尚、聂、庄姓之前,占全国人口0.09629%。1996年全国12.24亿人折算,麦氏总人口为118万(不含港澳台及海外),有130万左右。麦姓人口生活在岭南一带,多数为麦铁杖之后裔,中原及北方极少有麦姓,主要在广东、广西、海南、台港澳等地。
麦姓部分村庄: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麦围街,清远市阳山县岭背镇西坑村,狮子口村、米仔塘村及太平镇麦路江村,附城镇花坑口村约共有2000人左右。
肇庆高要洞口村、腰岗村。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麦村,顺德区龙江官田及均安,东莞长安约有6000人。深圳公明合水口村、茨田埔村、马山头村、根竹园村、光明街道碧眼村、龙岗区坪山镇果园贝村等地,至今麦氏子孙后人已达十多万人。饶平县井洲镇汫洲大村,麦姓人口将近2万人。
广州市南沙区黄阁镇莲溪村、东里村、大井村人口近万人。
广州市南湾大村人口8000多人。
台湾麦姓,高雄麦氏宗亲会数据两万多人。
广东省遂溪县港门吾家村、车路下村、黎角仔、石角埠头、架落坡、港门墟等村庄,人口3000到4000之间。沙古镇打铁塘村、阔口塘村两村约2000多人。
广东省吴川市塘缀镇塘草村、雷公石村、塘尾镇麦屋村、振文镇麦屋村等村庄,总人口超一万。
广东省徐闻——祖国大陆最南端,与海南隔海相望,现全县人口约七十三万人,其中,我们麦氏人口仅有三千人,主要分布在徐闻十个乡镇,二十四条自然村。
广东省廉江市新民镇甘水塘、瓦窑坑村、马落垌村共有人口一千多。
广东省廉江市安铺镇,铁杖公后裔第廿二世孙“麦双椁”及三子于明朝嘉靖五年(即1526年)由新会麦村迁居至湛江安铺镇东山埠鸭潭村等处居住。现已发展廿余世,后裔迁居粤琼各地开基数十条村庄。下文摘自安铺镇东山埠鸭潭村1987年《麦氏族谱》
三、历史名人
古代

麦铁杖
名饶丰,号铁杖,父曾唯,母梁氏,广东省始兴人,生于公元558年。为隋朝出力,屡立战功,封官赐姓;封开府仪同三司、右柱国、迁右屯卫大将军,赐麦姓,曾任莱州刺史、汝南太守。大业八年(612年)三月战死于“辽东战争”,追赠正一品光禄大夫、封宿国公、智勇武烈大将军,谥武烈,归葬家乡,葬于岭南南雄县百顺大水迳冲天凤山,墓碑刻上“隋宿国公麦铁杖之墓”等字样。
麦孟才
字智稜,麦铁杖之子,果烈有父风,帝以其死节将子,恩锡殊厚,拜武贲郎将。及江都之难,慨然有复仇志。与武牙郎将钱杰素交友,二人相谓曰:“事等世荷国恩,门著诚节。今贼臣杀逆,社稷沦亡,无节可纪,何面目视息世间哉!”乃流涕扼腕,相与谋于显福宫邀击宇文化及。事临发,陈籓之子谦知而告之,与其党沈光俱为化及所害,忠义之士哀焉光字总持,吴兴人也。父居道,仕陈为吏部侍郎。陈灭,徙家长安。皇太子勇引署学士。后为汉王谅府掾,谅败,除名。
文章《麦姓分布》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