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全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罗贯中。英文名:The Legend of Three Kingdoms(翻译为:三个国度的传奇故事),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以描写战争为主,大概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波澜起伏,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成功刻画了一千多个人物形象,其中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周瑜、关羽、张飞、赵云等等人物形象脍炙人口,不以敌我叙述方式对待各方的历实描述,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三国演义>第一百十六回,邓艾奉诏伐蜀。出发前有一段关于易卜的描述:
比及军马云集,邓艾夜作一梦:梦见登高山,望汉中,忽于脚下迸出一泉,水势上涌。须臾惊觉,浑身汗流;遂坐而待旦,乃召护卫爰邵问之。
邵素明解读《周易》,有人述其梦境,邵回答说:
“《易》中记载:山上有水称为蹇。蹇卦的意思是:‘利于西南,不利东北。’孔子解释道:‘蹇利于西南,前往会有成就;不利于东北,道路会走到尽头。’将军此次出行,必然能够战胜蜀国;但遗憾的是,因蹇滞而无法返回。”艾听后,神情黯然。
这是讲邓艾出发前,梦见自己坐在山上脚下涌泉,于是询问易者。易者依据“山上有水”的梦境,直接使用‘水山蹇’卦。并解释卦象内容。事后验证,完全准确。
这件事确有历史依据,在《三国志》中有类似的记载:
起初,邓艾准备攻打蜀国,梦见自己坐在山上脚下有流水,便询问殄虏护军爰邵,邵说道:“按照《易》卦,山上有水叫做《蹇》。《蹇》卦的卦辞写道:‘《蹇》利于西南,不利于东北。’孔子解释说:‘蹇利于西南,前往会有成就;不利于东北,道路会走到尽头。’此次出征必定能战胜蜀国,但恐怕难以返回!”艾听完后,满脸愁容。
直接通过梦境起卦是古人常用的方法之一,往往非常准确有效。这次“山上有水”,取<水山蹇>卦非常合理。而在解卦时,也是直接引用了1)卦辞:利西南 不利东北;2)彖曰:蹇利西南 往得中也 不利东北 其道穷也;3)蹇卦的基本含义:蹇滞,因此不得返回。
结果是邓艾成功偷渡阴平峻壁巅崖,出奇制胜攻破蜀国。但最后由于与钟会“二士争衡”,死于西蜀未能归乡。
如果用卦爻象图进行分析,是否会有这样的结果呢?有兴趣者可以尝试一下:
子孙子水 - -
父母戌土 ───
兄弟申金 - - 世
兄弟申金 ───
官鬼午火 - -
父母辰土 - - 应
应生世,表明成功;时值阴历十月冬季,坎水临月建,力量强大,对方处于土位,处于衰败状态;但兄弟持世,克妻劫财,官鬼克金,存在凶险。
水山蹇卦:
山高水急路难探
莫向东北利西南
君臣共陷重重险
事非人为莫奢贪
文章《易经第39卦水山蹇》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