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相术/正文

压岁钱习俗

分类:相术作者:我比他好你的好2025-04-29976

过去,普通百姓家里生活不宽裕。平常的日子里,小孩的嘴里基本上没有零食吃,口袋里也没有零花钱。只有到了逢年过节的时候,孩子们才能吃到一些可口的食物,尤其是在过年的时候,小孩才能得到大人给的压岁钱。所以,在过去清贫年代的郑州地区,小孩子天天都在盼望着过年。


 

春节期间的压岁钱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早期压岁钱叫做“压祟钱”,寓意驱邪避灾。在古代郑州地区,“压岁钱”也称“押岁钱”或“压胜钱”,含义一致,只是称呼各异。查阅相关史料可知,压岁钱的历史可追溯至汉代。当时中原地区的压岁钱多为圆形圆孔或圆形方孔铜币,正面刻有“长命富贵”、“吉祥如意”等吉祥语,背面则是龙凤龟麟、北斗七星、十二生肖等祥瑞图案。这类铸有吉祥文字和图案的铜币被称为“花钱”。唐代时,人们将立春定为正月初一,这一天宫中官员相互拜贺,还流行散钱的习俗,这与后来的压岁钱性质相近。不过,当时民间尚无春节拜年的习惯。宋代和元代,正月初一被正式确立为春节,郑州地区开始盛行春节散钱的习俗,并逐步演变为长辈向晚辈赠送压岁钱的传统。文献记载,过年时人们会用彩绳串钱制成龙形放在床脚,称为“压岁钱”。尊长也会赐予小孩压岁钱。明清两代,长辈通常用红绳将压岁钱串起赠予晚辈。

 

民国时期,方孔圆形的“花钱”基本上取消了,过年时,长辈用红纸包上一些铜钱作为压岁钱给晚辈。后来,货币改为纸币,连号的新纸币就成了压岁钱,蕴涵着长者对晚辈“好运连连,喜事连连”的美好希望,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


文章《压岁钱习俗》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本文地址:http://www.saybook.cn/n/17516437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