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相术/正文

每年入伏从哪天算起

分类:相术作者:我酷毙了吗2025-04-28855

入伏 


入伏,是指进入三伏天的意思。民谚 “夏至三庚数头伏”,这是确立初伏的依据。历书规定:“夏至三庚便数伏”,意思是说,“从夏至日”开始往后数,数到第三个“庚日”便开始入伏了。这里的“庚日”是指古代的“干支纪日法”中带有“庚”字头的那一天。


庚日的日期在公历是有变化的,并不固定,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尽相同,但入伏日期总是在公历7月11日至7月20日之间。第四个庚日到第五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到第二个庚日为末伏。每一个庚日相隔10天,中伏天数不固定,夏至到立秋之间有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有5个庚日时,中伏为20天。


三庚


在中国古代,人们采用天干与地支相结合的方式来记录时间。天干包含10个字符,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则包含12个字符,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通过将天干与地支相互搭配,形成了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等一系列组合……如此循环配对60次,因此被称为“六十花甲子”。所谓“三庚”,指的是连续遇到3个‘庚’字,其中第三个庚日标志着初伏的到来。由于天干的数量为10个,所以每过10天就会出现一个新的庚日,例如庚子日、庚寅日、庚辰日等。一年有365天(闰年为366天),并不是10的整数倍,因此今年的某个庚日,在下一年未必还会是庚日。由于庚日的分布没有固定规律,所以每年进入伏天的具体日期也会有所不同。


伏,分为初伏、中伏、末伏,叫做三伏。三伏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时期,这是因为逐渐夜短昼长,阳光接近直射。但夏至还不是最热的时候,因为这时地面吸收的热,晚上又散发了一大部分。不过,每天吸热多,散热少,积累下来一天比一天热,大约再过20多天到了三伏,天气就最热了。


三伏的日期是从夏至日后数到第三个庚日是初伏,第四个庚日到第五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到第二个庚日为末伏。每一个庚日相隔10天,中伏天数不固定,夏至到立秋之间有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有5个庚日时,中伏为20天。


伏,是避暑之意。从夏至开始,昼开始变短夜开始变长,热的中间潜伏着寒冷的因素,当初起名“伏”是很科学的。



三伏


“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约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这一段时间。夏至以后,虽然白天渐短,黑夜渐长,但是一天当中,白天还比黑夜长,每天地面吸收的热量仍比散发的多,近地面的温度也就一天比一天高。到“三伏”期间,地面吸收的热量几乎多于散发的热量,天气也就最热了。再往后,地面吸收的热量开始少于地面散发的热量,温度也就慢慢下降了。所以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一般出现在夏至的“三伏”。


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算起,初伏(10天)、中伏(10或20天)、末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算起,10天),正所谓“热在三伏,冷在四九”,三伏天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间段。

  

2039年入伏的日期:


2039年07月17日 星期日 (己未年(羊年)闰五月廿六


2039年三伏天时间表


  初伏:2039年7月17日-2039年7月26日,共10天。


  中伏:2039年7月27日-2039年8月15日,共20天。


  末伏:2039年8月16日-2039年8月25日,共10天。


2039年入伏时间是什么时候

文章《每年入伏从哪天算起》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本文地址:http://www.saybook.cn/n/17565227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