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又称踏青节,处于仲春与暮春交替之际,即冬至后的第108天。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它同时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主要用来祭祖和扫墓。汉民族的传统清明节起源可追溯至周代,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受汉文化熏陶,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同样保留着清明节的习俗。扫墓祭祖、踏青游玩是其核心内容。
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晋文公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在山西大部分地区是在清明节前一天过寒食节;榆社县等地是在清明节前两天过寒食节;垣曲县还讲究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前二天为小寒食。

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节。清明节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 。
清明节是几月几日
清明节是哪天呢,与其他中国传统节日用月亮历法的农历不同,其实清明节是一个太阳历法的公历日期,固定在公历的每年4月4日至4月6日之间。
文章《清明节是农历还是公历》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