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算命/正文

漫谈命相问题

分类:算命作者:何处惹尘埃2025-04-28756

漫谈命相问题


     命理学和面相学的理论基础源于《周易》,宋代陈希夷的《心相篇》以及邵康节的《皇极数》都是其中的代表性著作。这些理论通过分析生辰八字和面部特征来预测吉凶祸福,有些内容确实比较灵验,因此在民间广为流传。但从佛教的角度来看,这类理论虽然可以解释现象层面的内容,例如推算人的寿命,但并未触及事物的本质。为何某人会有短命的面相?原因不明。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扭转?更是无从知晓。这仅仅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说法,缺乏根本性的解释。佛法则不然,它从根源上揭示了命理和面相的由来与原理,并提供了改造命运的具体方法。不过,佛法并不提倡命理学或面相学,认为它们属于舍本逐末的做法,毫无实际意义。以下列举几个实例加以说明:案例一:明代的袁了凡遇到云南孔先生对他一生命运的预测,其准确性令人震惊。后来,云谷禅师教导他学习造命之学,通过积累福德和行善来改变下半生命运。自此,孔先生对袁了凡的预测便完全失灵了。孔先生曾预言他无法考中进士,结果他却考中了;说他只能做到知县,但实际上他升任兵部官员;说他没有子嗣,但他却养育了两个儿子且都才华出众;说他寿命只有53岁,但他最终活到了74岁。孔先生精通邵康节的《皇极数》,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命理学家,其判断力相当可靠。为什么他对袁了凡前半生的预测如此精准,而后半生却完全失效?这恰恰说明了命理学只是停留在表面现象,而非根本原因。案例二:《德育古鉴》记载,明代正德年间,安徽茶商王志仁四十岁时还未得子。那一年临近春节,他特意去请一位著名的命理学家为自己预测未来一年是否能添丁。命理学家看过后直言:“你还想生儿子?你连今年都挺不过去了,马上会有大难降临!”听到这话,王志仁顿时感到极度恐慌,于是匆匆赶往外地处理账务。归途中,他在一家旅店休息,傍晚时分想到自己即将面临的厄运,内心充满忧虑,便沿着河边漫步散心。忽然间,他看到一名年轻女子抱着孩子一边哭泣一边走向河边准备投水自尽。见此情景,他立即大声呼喊“救命”,并承诺拿出二十两黄金救助对方(注:当时黄金纯度较低)。重赏之下,终于有人下水将女子救起。经过询问得知,这名女子因为卖猪被骗,所得款项全为假币,担心回家后遭到丈夫责骂甚至殴打,一时绝望才萌生轻生念头。王志仁听罢,立刻将全部货款赠予该女子。女子感激涕零,临走前记下了王志仁的姓名。第二天,女子回到家中,将事情原委告知丈夫。丈夫半信半疑,坚持让妻子带路找到王志仁核实情况。当晚,天色已晚,王志仁早已入睡,女子敲门时,他隔着房门说道:“你是个单身女子,我是单身男子,又是深夜,不便开门。”女子声称是与丈夫一同前来,这才得以开门。就在王志仁刚从床上起身之际,旁边的墙壁突然坍塌,正好砸在原本放置床位的位置,床架瞬间被毁。众人见状无不惊叹,认为这是王志仁行善积德的结果,使他避开了这场劫难。事后,王志仁回家过年,再次找到那位命理学家。命理学家指出,他因积德深厚,不仅逃过了此劫,还能长寿安康。果然,王志仁下半生不仅生育了十个子女,还活到了96岁高龄,晚年生活极为幸福美满。案例三:我的亲身经历。我十二岁时,祖父、父亲带我前往拜访著名的命理学家王玉溪。王玉溪学识渊博,著述颇丰。每次看相结束后,他都会撰写一份详细的分析报告并加盖印章交给求测者保存,以此表明他对结论负责的态度。当时盛传,他的判断如同法院的判决书一般准确无误,甚至能够预知生死。他断言我活不过十五岁。当时在场的长辈们询问,如果为我积德行善并祈求佛菩萨庇佑,能否延寿?(在此之前,多位命理学家和面相师也曾预测我会早逝,为此家里特意安排我在文殊寺皈依,并举行了“出家”仪式。)经过一番考量,王玉溪表示可以延长至二十岁。再追问是否有可能进一步延寿,他不再作答。长辈们闻言忧心忡忡,我也倍感恐惧。此后,家中长辈开始教导我诵读“大悲咒”和观世音菩萨圣号,并反复叮嘱我要时刻铭记“死”字悬于头顶,同时积极参与放生等善行。此外,外祖父还经常用自己年轻时的经历激励我,鼓励我树立改造命运的信心。外祖父年轻时曾于清朝末年参加开封举行的乡试,考试结束后,他上街闲逛时发现许多算命摊位热闹非凡,于是上前打听哪家算命最准。旁人推荐说北京的庆云子技艺最高超。外祖父排了很久的队才轮到自己进门,庆云子简单看过后,说了两句话:第一句是“恭喜你,这次考试你中举了。”第二句则是“你命短,活不过三十六岁。”说完便示意付钱离开。外祖父听完,觉得不过是江湖骗子的伎俩,懊悔不该浪费时间。回到家后,他也并未过多在意此事。谁知两个月后接到通知,果然考中举人。这一消息让他猛然意识到庆云子的预测竟如此准确,不禁心生畏惧:既然他能断定我中举,那么关于寿命的预言恐怕也难以避免。此时,家人教导他学习造命之学,劝导他多做好事积累功德,并将此事记录在一张照片背面挂在书桌旁,作为每日警示。如此一来,他内心安定下来,渐渐不再害怕。等到三十六岁生日那天,几位好友邀他乘坐滑竿外出游玩,途中滑竿两侧同时断裂,将他重重摔在地上。这一事故让他恍然大悟:已将重罪转化为轻罚了!回顾过去,如今我能活到八十七岁,实属意外,深感佛菩萨护佑和父母养育之恩。唯有虔诚持戒修行,积极弘扬佛法利益众生,才能稍报四恩。同时,我也更加坚信“相由心生,相随心转”的道理。

文章《漫谈命相问题》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本文地址:http://www.saybook.cn/n/18047206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