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有十一子,第四子汜最知名,永安初,从选曹郎为散骑中常侍,后为监军使者,讨扶严,病卒。会稽典录曰:汜字世洪,生南海,年十六,父卒,还乡里。孙綝废幼主,迎立琅邪王休。休未至,綝欲入宫,图为不轨,召百官会议,皆惶怖失色,徒唯唯而已。
氾回答说:“您治理国家如同伊尹和周公,身居将相高位,掌握废立之权,旨在上安定宗庙,下惠及百姓,举国欢腾,大家都认为您再现了伊尹和霍光的风采。
如今迎立新君尚未到达,就急于进入宫殿,这样做的话,会让群臣动摇,使大众疑惑,这不是长久忠诚孝道、扬名后世的做法。”綝对此不悦,最终还是立了休。休刚登基时,氾与贺邵、王蕃、薛莹一同担任散骑中常侍。因讨伐扶严有功被封为交州刺史、冠军将军、馀姚侯,不久后去世。氾的弟弟忠,曾任宜都太守;《会稽典录》记载:忠字世方,翻第五子。他做事稳健务实,擅长识别人才,在孩童时期就推荐了吴郡的陆机,在默默无闻时称赞了上虞的魏迁,最终他们都成为了知名人士。
交同县的王岐出身寒微,仕途起步较晚,先做到宜都太守,后来忠接替了他的职位。晋朝征伐吴国时,忠与夷道监陆晏及其弟中夏督陆景坚守城池,直至城破牺牲。忠的儿子谭,字思奥。《晋阳秋》评价谭清廉正直,外表看似柔弱,实则内心坚定果敢。他在晋朝任职,历经内外官职,最后官至卫将军,追赠侍中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耸,曾任越骑校尉,多次升迁至廷尉,先后出任湘东、河间太守;《会稽典录》记载:耸字世龙,翻第六子。他清心寡欲,行为合乎礼仪,在吴国期间担任过清廉官员,进入晋朝后,被任命为河间相,王素闻其名,对他非常尊敬。耸提拔人才时,特别关注那些隐藏在偏远地区的人。
当时王岐质疑耸的观点,认为真正的高士必定与众不同,耸写信给族侄察说:“世人选拔人才,从来不主动寻找隐居山林的贤士,也不从普通人中发掘良才,只依据已有的名声来赞誉或贬低,这是我深感遗憾的地方。”耸厌恶世俗祭祀铺张浪费,他的弟弟昺去世后,仅用少牢祭祀,简单备些酒饭,当时的家族成员都遵循这种方式。昺曾任廷尉尚书、济阴太守。《会稽典录》记载:昺字世文,翻第八子。少年时期就有豪迈志向,任吴国黄门郎时,因敏捷应对受到赏识,越级提拔为尚书侍中。晋军来攻时,昺受命持节督管武昌以上诸军事,他先归还节盖和印绶,然后投降。在济阴任职期间,抑制强权扶助弱小,声威大振。

文章《哪个神可以上契》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