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解梦/正文

详解:阆中古城的风水文化

分类:解梦作者:哥年轻有何不可2025-04-28771

  阆中古城处于四川省的东北部,阆中的建筑风格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的风水观念,特别是棋盘式的古城格局,更是天人合一的典型范例。
  那么,从风水学来说,阆中古城的风水文化是什么样的呢?一起随小编来看看吧!

  风水理论是我国古代有关居住环境构成,包括城市及其它建筑选址、规划和设计的一种传统理论,它自成体系,其观念和基本模式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了我国历代各种建筑活动,可以说,我国所有的古城和历史建筑都不难找到风水理论的遗貌。西汉至唐,阆中一直是中国古天文和风水学的主要研究之地,天文学家、风水大师相继辈出,并吸引同行到此研究天文、风水,如汉代天文学家落下闳,唐朝着名天文学家、风水大师袁天罡、李淳风等,他们对阆中古城营建的各个环节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中国古代人们对城址的选择十分慎重,认为它是未来事业兴旺与否的关键,关系到族人和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必须作为头等大事,集中全族人的智慧,须最高领导者作出决定。《诗经》中《大雅·公刘》篇就记述了周朝祖先公刘,约在公元前15世纪,率领族人迁居陕西旬邑县,选址建城的经过。

  大意是:公刘登山察看地形,见山岗之南百泉流过,平坦可居。在这片平原上,北有高大的山阻挡北方寒流,南面远处朝山,有险可据。东西两侧耳山蜿蜒起伏,山环水绕,水土完好,可避水灾,御干旱,防战乱。适宜耕作,凭险防守,是建都立邑的好地方。于是公刘就决定迁族人于此,为周族的繁荣昌盛奠定基础。


  这是古人运用风水学说选址建城的早期记载。随着时代的发展,风水学说与建筑理论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并增加许多神秘的色彩。例如把山形比作龙脉,把水势比作血脉,进而形成包括“龙、砂、穴、水、向”择址理论等在内的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其实这些神秘色彩是出于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尊崇,而在客观上,它对于保持水土,保护环境,促进生态平衡产生了很多积极意义。

  在风水观念的影响下,无论是北京、南京等大处落墨的邦国都鄙,还是平民百姓聚居的村落宅院都对选址表示出极大的关注。从传统风水学说来看,阆中古城城址同样是一个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

  正如古代文献所记载的地名由来,阆中古城四周环山,三面傍水,山水皆呈现蟠龙蜿蜒的姿态,栩栩如生,仿佛即将腾飞,确实与众不同。按照风水学的专业视角,阆中古城的地理格局,自然且完美地满足了所谓的“地理五诀”,即“龙、穴、砂、水、向”。进一步来说,源自“华夏祖脉”昆仑山的大巴山余脉蟠龙山系构成了阆中的“来龙”,它由欢快流淌的嘉陵江一路相伴而来,在城北形成一道天然屏障,作为依靠的山峦;奔腾的嘉陵江在城北玉台山沙溪场“入水口”后,多条支流交汇,犹如“九龙朝圣”,随后在西、南方向锦屏山、黄华山、白塔山和大像山等景色秀丽的“砂山”的守护下,环绕古城三面,从蟠龙山东侧“出水口”处,形成一个巨大的“U”形环带,天然造就了一处“丽水成垣”和“金城环抱”的风水绝佳之地。

  阆中古城之“正穴”是选在“来龙”蟠龙山的结脉处,此处现为阆中中学操场东北面,是为城市风水的中心。此处后接“来龙”,前照“案山”(锦屏山位于嘉陵江南岸,与城对景,为阆中“案山”),左、中、右三面砂山环拱护卫,“朝山”(黄华山等)更是毓秀钟灵,苍翠层叠。整个区域器局宏阔气象非凡,堪称世间难逢难遇的风水宝地,令历朝历代的风水勘舆家们无不心荡神驰,流连忘返。

  袁、李二人作为一代风水学宗师,对唐代以后阆中古城的风水格局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唐以后的阆中古城完全按照袁、李二人所形成的完整成熟的风水理论进行设计,基本上已具备了今天的格局,使之与自然山川更加有机地融为一体。

  您可能也喜欢:
  客厅的屏风有什么风水用途?
  客厅风水:怎样布置客厅的方位格局?
  客厅格局的影响不可小视
  客厅的灯型选择有什么禁忌?


文章《详解:阆中古城的风水文化》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本文地址:http://www.saybook.cn/n/1814173445.html